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V 1. 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属于( )
A. 横向监控
B. 纵向监控
C. 外部监控
D. 自下而上的监控
满分:5 分
2. 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制度一般实行( )
A. 全民公决
B. 委员会制
C. 行政首长负责制
D. 个人负责制
满分:5 分
3.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一种典型的( )
A. 替代式政策执行
B. 残缺式政策执行
C. 照搬式政策执行
D. 观望式政策执行
满分:5 分
4. 旧的公共政策由新的公共政策所代替,但所面对的公共政策问题,所要满足的各种需求基本上没有变。产生的新公共政策或者是方法上的变化,或者是操作程序上的更改,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旧的公共政策所没有解决的社会问题,实现原定的公共政策目标,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
A. 替代
B. 分解
C. 合并
D. 缩减
满分:5 分
5. 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政策思想的思想家是( )
A. 管仲
B. 孔子
C. 孟轲
D. 荀况
满分:5 分
6. 在下列制度中,能够实现政策规划主体多元化的是( )
A. 招聘制度
B. 奖惩制度
C. 听证制度
D. 考任制度
满分:5 分
7. 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工作目标是( )
A. 改进政策制定
B. 促进经济发展
C. 加快实现社会繁荣
D. 促进社会和谐
满分:5 分
8. 规定公共政策决定权的横向分布形态的是( )
A. 国家结构
B. 政党制度
C. 政府体制
D. 选举制度
满分:5 分
9.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对是什么、在什么时间与地点、程度是什么等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的( )范畴
A. 事实分析
B. 价值分析
C. 规范分析
D. 可行性分析
满分:5 分
10. 一个完整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则被遗弃,使政策内容残缺不全,属于公共政策失真表现中的( )
A. 政策表面化
B. 政策替换
C. 政策缺损
D. 政策扩大化
满分:5 分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V 1. 公共政策规划是一个狭义的政策分析过程,其程序包括( )等步骤。
A. 政策目标的确定
B. 政策方案的设计
C. 政策方案的选择
D. 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满分:5 分
2. 恰当的公共政策执行的方法包括( )
A. 切合实际、因地制宜的方法
B. 利用诱因、正确激励的方法
C. 上下一般粗的方法
D. 耐心说服、正确引导的方法
满分:5 分
3. 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包括( )等相互衔接的步骤
A. 问题搜索
B. 问题界定
C. 问题详述
D. 问题感知
满分:5 分
4. 公共政策执行的浴盆模型认为,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分为( )。
A. 耗损失效
B. 早期失效
C. 人为失效
D. 偶然失效
满分:5 分
5. 一个合格的公共政策执行人员,至少应该具有( )
A. 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
B. 较高的管理水平
C. 合理的知识结构
D. 积极的意向和工作态度
满分:5 分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V 1. 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议行合一”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所拟定的备选方案,应该尽可能地把所有方案都能包括进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3. 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的指标。它不仅是政策方案设计和择优的基础性依据,同时也是政策执行的指导方针,并且为政策评估提供了参照标准。因此,必须对目标进行深入、全面分析,分清什么是主要目标(必须实现),什么是次要目标(尽可能实现),什么是再次要目标(期望实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中国的官方决策者包括中国共产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5. 公共政策,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早已有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