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专业的奥鹏在线作业答案辅导网【官网】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扫一扫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VIP会员,3年作业免费下 !奥鹏作业,奥鹏毕业论文检测新手作业下载教程,充值问题没有找到答案,请在此处留言!
2022年5月最新全国统考资料投诉建议,加盟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奥鹏课程积分软件(2021年最新)
查看: 3299|回复: 0

南开11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9 13: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谋学网
客观部分请参考在线练习题
) {# N/ F8 ?- e8 U, L+ J/ @# c4 L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0 X8 D8 g- p# S* l5 g$ `
/ n( U- ?: a9 Q5 Q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 E, z6 a8 B+ x5 u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 i2 z  q# o  I% d4 ~# e2 Q1、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0 |8 G( m8 e: ^2、哲学的研究对象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古代,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总汇,是关于智慧的学问;近代,哲学成了凌驾于各门科学之上的、包罗万象的“科学的科学”;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哲学确定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 A0 a" F/ s/ |1 y3、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也就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它们之间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它们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事物作为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哲学则是以整个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有普遍性。它们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它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9 Y, D0 I  o- V( [) F# L1 I
4、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g8 o) L4 s4 H9 Q, H' w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
' S8 H" |4 _2 L/ X9 r5 f9 |* [(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 }0 \2 O0 L* M1 |$ Z9 F0 C" c9 }(3)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主要是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与这一问题相联系,还有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还是以孤立、静止的状态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 z/ |/ O, ^1 V(4)在哲学上,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中,又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四种不同的结合。
% y" o! [$ \# I, ]) h' [5、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形态。/ y+ \0 w1 ^, h; r5 S% ~8 ~9 p8 k( f3 d, R
(1)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V6 B9 N9 G4 a8 b4 C1 A" Z
(2)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叫机械唯物主义)有三个明显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
2 r7 {# \! @3 x( z$ t(3)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如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我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客观唯心主义则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说成“绝对精神”的体现;我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等,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神学唯心主义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 s' T  i% l  g. w- y4 H; U(3)辩证法在历史发展中也经历了三种形态:古代的朴素辩证法、近代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现代的唯物辩证法。
5 G9 ^2 g& H7 k+ i( _# @0 u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 {& _; ~% e/ r) |/ A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实践条件和阶级基础。
+ C7 a! l6 N" a" y5 |- \6 p0 S2、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 ^* V# V* g. \  s, D3 @) V3、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哲学
; x6 H% A) [) n; V) l; G2 f$ a中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 n* I- _# T# R3 _7 j: A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上的革命变革
7 F% v2 c/ k: q( d" }1、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否定了凌驾于各门科学之上的、包罗万象的旧哲学(“科学的科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k- F1 Q9 E& `9 e- \  m
2、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建立了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理论体系。
( `2 G. P: \# q8 j3、从阶级属性和功能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得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Y( U7 b3 g: N% R
4、从本质特征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学说。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特征。它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因而具有科学性;它把变革旧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因而具有革命性,它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
# y" p  j5 _$ _0 {6 g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起哲学的革命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3 Y! w% d2 a2 S6 z  {9 o% |7 Z' t# P) M' ?( ?8 \- [" c

: D1 ^, b9 g! |4 x/ Q6 y/ }$ W, W

' R3 S) Y; @9 [3 N- e) P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自学): x2 @. S/ X  E+ b$ d) c
5 [6 c) S9 H0 j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自学)% |& [; D  s0 |4 Y6 }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自学)
6 e- i5 C6 ^5 w  Q- Q) V  i+ F* s7 K4 A# X5 x5 y/ E
思考题4 v: F1 ^9 g+ O. ~, p
1、        什么是哲学?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怎样?参见讲稿第1页
; e. D) L1 g3 d2、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是什么?哲学的基本派别是什么?唯物主义、辩证法各有哪几种历史形态?参见讲稿第1页9 E9 X4 U" z2 O2 O# e
唯心主义有哪几种形式?参见讲稿第3页6 W- z. [9 o" C, X5 v- w$ M- k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直接理论来源是什么?参见讲稿第4页. `$ \. h9 D" O* k9 l; [& P+ n' d( H
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参见讲稿第4页
7 F* y% L* O6 H6 D+ B2 q+ F5、        结合实际说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参见讲稿第4页
' H( ~5 j; |0 F# `
( d% b- C7 A; i) i2 j- a! P$ V! [+ A# \" P) u6 t
第二章 世界统一于物质4 [' C9 D' r% f6 H* }- L

+ u: T/ L# Z3 F, d) s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 @2 u) D% r9 K2 r( @* |- U+ r2 X一、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7 r5 W) f& X: L
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世界上多种多样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如果有,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是什么,即这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是什么?这就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4 M, d% g$ ~8 H6 [  a
1、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
0 R/ U9 [7 ]- t1 R: S(1)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 T, N) |; n" g7 B. \
(2)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5 V; n- Z1 G/ _; _
2、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二元论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 d3 _- [6 `( `& G* D! p- [3、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1 W9 H+ i$ u1 z4 b+ d  n' b) p) R
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7 l3 F4 K& T5 l) W2 b0 P
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_; P4 y6 o1 R( ~0 z) ^1 ]3 U5 E
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K3 e& F. P% k/ t. ^
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形成及其意义
' m  ^5 }" f! d7 @5 L: L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不能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正确的哲学物质观。
  |' g; n6 ~0 L2、列宁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F% p2 f) ]/ o3、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S! j3 c. Z* }, U" |第一,        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t4 d! h8 d" {/ V$ L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7 Q( s* G4 k" T$ A8 E; E1 H
    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 l. P. z* i4 w6 N! E& P) D' ]% G   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Z5 h* S2 D4 ~4 a1、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 s+ ]8 Q8 D& w/ {7 y+ i& p2 @2、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8 M0 e9 Z: C4 w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X% P+ `# U- Y2 N4 S
是唯心主义观点。
1 |4 r' l2 B  y- l& g9 t) j3、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暂时处于不显著的变动状态。它主要有两种. Q# C: j* d" _5 e# M& _; @. u
情形:一是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事物没有发生根本质变。
) f4 n! A9 M$ U9 M: X# Q/ a4、        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 g. M) i- n/ x, v5 ~8 h, J
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承认相对静止,是认识和实践的前提。
6 g+ I, [5 d) |, L6 R    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如果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如果只承认运动,否认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 T  i% l! W% j  [8 e$ J7 z3 r四、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的物质性
. t6 n1 a% z* O5 n" K1、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乏实践的观点,不能正确说明社会的物质性,因而把人们的意识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而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5 K, \5 P+ C! {0 q- \9 q+ U4 r, L2、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到哲学中来,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彻底性的缺陷,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科学地说明了社会的物质性。
+ b$ q/ E9 Q: f' @: ^5 O(1)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劳动实践是一种物质性活动,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n, b  ?* x+ p5 r$ x
(2)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 d  H7 j  `0 w, u- M& o1 z(3)人类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人们的活动是由他们的思想意识支配的,但人们的思想意识归根到底是对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 ~- e: h9 u, M% M$ f) O总之,人类社会是人类物质活动的结果,以物质的生产关系为基础,人们的思想意识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因此,人类社会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1 g3 P; n! u& A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3 Z  ~, q% [  X+ E2 t3 S. h+ i# |$ U) E0 {0 t
一、意识的起源3 @6 \& Y3 N' b8 o2 W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它包括如下三个阶段:, W& r( \5 V- @0 |6 E0 ]
(1)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 m+ }" c  J- B/ a( d; g' a3 n(2)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_  p6 q5 t$ R& F3 v& N# B
(3)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 o3 y6 B$ v0 R- v' Y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在意识产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 ^) _: Y5 {$ N- T, V" {(1)        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7 Q. ~/ v4 j$ u(2)        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 V6 U9 A/ U) a# [2 C& J% C# [
(3)        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推动了意识的发展。  z6 {$ `: z, D0 U
二、意识的本质, u3 ^: f' _3 G4 Q, M& r) Y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复杂的神经反射活动,就是意识。5 v8 w3 c1 j; l1 a6 }0 t$ {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2 f5 E  B  t  e% {1 H5 z2 b* Y# U(1)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首先,意识只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其次,意识是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以及情感、意志等反映客观事物的,这些都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再次,个体意识之间有差异性。人们对外部事物的反映,是受他们的主观状态影响的。由于人们的经验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情感、兴趣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反映,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意识。最后,人的意识不仅能近似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上存在的东西,而且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 G& {3 t8 w. g- N5 g
(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首先,尽管意识是主观映象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但它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其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其次,意识的感性形式、理性形式以及情感、意志尽管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都是反映着客观事物的。再次,个体意识具有差异性,但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的。人们的经验、知识结构、情感、兴趣不同,都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最后,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但这种创造是仍然来源于客观世界。即使是奇妙的神话故事,荒诞的迷信传说,都可以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找到它们的客观“原型”。1 d2 v" F4 t  h$ f* E, p$ ?
(3)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如果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把意识等同于物质,把意识说成是人脑的分泌物,就是一种庸俗唯物主义观点。如果抹煞意识内容的客观性,把意识说成是主观自生的,就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2 F1 T  \1 N9 ^" d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可以看出,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0 G, D- S+ T; e) r  j+ r
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2 p; G5 b4 F1 a* V' i3 ]8 z1 p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0 G. i* v# W/ [3 W+ B, i; r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的统一。割裂这种统一,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它缺乏实践的观点,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6 B1 g: q- ?4 p, N
2、意识的能动性(即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和破坏作用。
9 k- Q1 R! `. z4 ?3、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R; {( j2 |# t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4 D3 @. r2 c4 G" L% W% C2 W8 ^* t(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0 ]  P% @! R% e8 O, |3 [: l' e" ~! i
(3)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8 W, Z& T2 o6 B0 g, l- p
(4)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K& T4 B% a/ S) m5 i$ w
4、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 ^. D7 Z$ F+ q7 ]$ ^
5、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C* K. \2 z" D$ d7 \' |+ A

; N- {: t, C' h8 K8 I; e6 L5 t0 i% b% t; ^- f  ?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p6 W* a- ^( _; I8 U: w: U  p5 h# e
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自学)2 E5 q& y. d1 j2 g
1 c. ~5 Y  L& R" N2 T* b+ p1 T
二、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4 Z4 R) _0 C0 S( Q) H5 c
1、        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D# l, L3 C) e# l: x
2、        规律具有如下特点:$ B/ i  K) S! K7 w/ [( }
(1)规律具有客观性。一切规律,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的存- Q. t) |8 A: h+ R! q7 d6 K
在和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和改变规律。7 J5 R1 d7 q! q5 m7 O4 ]
(2)规律具有稳定性和重复性。
; n/ d+ J& b) X* J4 T(3)规律具有普遍性。
+ K% e6 d3 Z# E9 k) x+ M3、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j0 D7 |5 W% B' T
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0 u' w/ `4 s4 i, K# D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认识了客观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改造世界,实现人们的预期的目的。如果不顾规律,或违背规律,盲目蛮干,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
  w3 C# D1 t1 J6 t7 y(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复实践,深入研究,才能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必然规律揭示出来,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要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和阻力才能实现,更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 |7 d- [& B. b3 U! L3 V
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坚决反对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规律,盲目蛮干。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U, s" {, z0 k
思考题
4 k4 h( Y0 w8 M1 H2 L1、        什么是一元论和二元论?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参见讲稿第5页
0 l9 ?8 {1 U$ @2、        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参见讲稿第6页# j4 f8 P& N8 Q9 G" G; w2 {
什么是运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怎样?什么是静止?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怎样?承认相对静止有何意义?参见讲稿第6-7页# Q$ z3 O7 b# G( U/ R4 a! h
3、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的物质性?参见讲稿第7-8页
; u+ |3 q5 o7 z5 q( a, V5 L4、        如何正确理解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参见讲稿第8-9页
- c8 n- C, G3 y2 v/ N6 {6、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怎样?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是什么?什么是意识的能动性?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实现意识能动性的途径是什么?参见讲稿第9-10页
/ t* V# C6 J$ m! p7、什么是规律?它有哪些特点?参见讲稿第10-11页
5 Z' z7 P  g0 p7 Z/ g: `    8、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结合实际说明这一原理的重要现实意义。参见讲稿第8-11页! A4 P! j4 E7 Z: r$ s4 S7 o( f
$ H, L9 l2 S! o: O

* h3 Q) G& P# U# \) v9 I2 \; E+ y+ f5 @8 ~
- }8 o- A; ^* y& x' h- _# m" o. s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与发展的科学
# V' C& n/ j4 N& S1 V# c
7 w3 b" X6 J* g, t. N8 f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l, O% ?' ^/ r. B
8 F  t* x3 l* Q8 Q7 u/ P
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h: e# X0 _1 h! r# v! @! ?  ]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3 ~! ?& j- D& g/ D" _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5 b8 I( V  ~7 D8 |
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是互为前提的。如果只见事物之间的区别不见联系,就会孤立地看世界,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煞事物之间质的界限,把世界看成是不分彼此的混沌状态,这是相对主义的观点。2 ~0 s! ^7 H" F
?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如实地从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6 e$ y: b) E$ i8 G6 H# G" m1 H6 k3、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3 Q- a, I8 z8 ?5 `# ?8 d% h
二、联系的多样性2 B" ?; ]2 h" E  G2 Y$ [
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又是复杂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3 e# a5 |+ H( j
2、把握联系的复杂多样性,要特别注意避免只看到直接联系而忽视间接联系的片面性倾向。人们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从事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就是因为只看到直接联系,忽视了间接联系。2 B7 e/ P! {/ u5 p( e$ [

) _! Q1 I$ L5 C8 ]  A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 q: ~5 X1 W. {, N0 v) L
! Z+ n# J1 l! l- @, B, O  G一、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Q$ W6 n5 F& P! c/ d1、“运动”与“发展”的区别: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发展是指事物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上升性、前进性的运动变化,即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x1 d8 y* k# i5 L; v$ R5 ]+ D
2、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4 X9 r0 K# V; ^, F
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因此,新事物能迅速成长壮大,最终战胜旧事物。第二,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的东西,又吸收、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且添加了一些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它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 K6 |. z7 H+ ]2 C1 k2 Z) H4、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所谓过程,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F6 \( s2 _! `) T  G% W8 ]5 Z6 e8 _" z2 a% T: i
二、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E' A  Y3 ~% r2 ?$ ?8 P1 z; O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4 u* V6 ^, X3 v* `: E, Z 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而它主张用联系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因而它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 @! n0 t8 I
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的过程。因而它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在本质上是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因而它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d! y) n5 d7 V# j: p: I
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因而它主张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坚持两点论。形而上学则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外力推动的结果,因而只看到矛盾的一个方面,坚持一点论。7 I: U4 d$ |% |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O8 Z' x+ p# g8 U; X8 q3、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则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 e% w. C. D4 j  c, [. @% G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 ?" W' ?% G% O' h# e# y" S
第一,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 r5 @6 j- j2 C: B
内容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源泉就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这是发展观的实质与核心。8 I+ E' @3 D* Z) W  C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u* r# b, R7 r# J9 r0 p$ G  ?: \& a$ t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主要是教导人们
9 D. {0 [+ q3 Y4 ]& G- {学会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 7 {( S. `9 p3 O  D. ~4 i
第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
; ?( B$ {: t; E* J! {9 r' u根本分歧。2 J9 h5 ]. t. L6 ]' H
第二节  联系与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 d* Z, G# U8 O
1 T) ^4 V+ N6 C% T# q+ f4 @
一、对立统一规律. S1 X; j& V! h  e( `, y5 N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0 i  ~7 o4 t$ G" q(1)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正确理解矛盾的含义,就必须把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区别开来。
8 H# T9 b! [" I, \1 K% x5 d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这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斗争性和同一性。
4 v' I" N3 T6 N# b4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 I  R5 G: B* {0 n! Q+ C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就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 ~; [) j0 D0 J) B+ K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其一是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其二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
8 s; e6 k( i$ t4 h4 Z+ {* X- U(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具有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敌对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固然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现,生物体内的同化和异化的区别,社会生活当中人民内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同意见的争论和商讨等等,也都属于矛盾的斗争性的表现。  
: U3 R7 d, v4 U, Y( f(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 v1 m, l; [! G0 ?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m4 G: h3 M8 c% A( Z
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1 S7 |3 ?* _$ C, p% Z
(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分析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X0 P0 l0 b0 y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6 t; W: r" {6 r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 u4 _' c) _; ?+ }" x- t0 A(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6 p* ]* D9 f! W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 |7 g4 q3 }6 x9 d  B( Q第二,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X: o$ @( U1 {9 H0 N' u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 F: {- ?0 ]* M8 B* M0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9 Y  U/ k: d9 X, H0 H6 v& K5 Q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2 {- \/ z9 D4 E7 B9 W1 l' F: v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y( g! v0 s5 @
(3)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4 S# S3 f! U0 f5 {; S" L(4)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及其关系。
; I, l4 r, p* y/ F1 U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6 K; w' s: t8 ]5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9 U/ k/ [, x0 A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b" z. p; G* K4 A3 \/ [1 F9 j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1 y: d  ]$ E% o
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_" p, _6 O. \: P. Z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Z& D6 @( }, A6 q8 Y; d
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 w9 a( X" J. ]* O6 M, q# V(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Q# m# |' X1 {% H/ R
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5 U& Y! Q2 B8 S4 L, Z0 G" r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了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特殊事物的具体特性比普遍性丰富得多。5 q2 t2 B" i$ F' a! S0 \8 k3 q* U1 U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1 _, I" `. a& d& b5 M(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0 B" I5 e# q3 H: K( v% U.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E4 h, E" d$ i, h+ `( s
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2 y6 ]& S9 q5 B& _" k2 X# f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另一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1 K) X: r3 n& N- j' j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有一种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2 u# p$ ?- z+ F( v# X4 o8 f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I+ y7 B5 K* {: n# J3 F
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还要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不失时机地转移工作重点。! H- p+ E; ^' H/ K% ~# R# Q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X8 i. Y, W  D) @+ d(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同一矛盾的双方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 P1 @6 L# s& F7 @' Z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首先,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 D4 Y% @) F" E4 t) g" `5 T  t我们在分析问题时,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转化。. W2 S8 A4 v" c# r6 X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 K& B  _1 q( a) a& ^# x" ?: h8 r
二、质量互变规律# M9 o: a0 ?6 G5 \7 ^# i- Y
1、质、量、度
9 Z) n# T! U) _  l7 z(1)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Q( r( z: {2 \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
! ]0 a0 ?% Z+ W2 i(2)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2 {" B5 P; ^0 f; ](3)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b" }1 o: K2 `9 U- i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 O# z+ {; ~& }' n" X
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 b6 d0 Z5 {/ K! p2. 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g# A  n0 Y/ V! j. K
(1)量变和质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 }; J7 W3 [( g5 ] (2)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7 U0 n2 ?# Q( q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  o8 j; y6 L7 x  y: P7 L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2 `6 a* U# c+ Y
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 t$ O1 w# e8 d* @$ o$ U3 e. r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事物的运动发展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 D$ n& p* N  l9 S+ o" c+ a(3)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论。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
$ w4 D+ O. l% V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 Q, T9 R. {" i( q" l8 U$ q) v1. 辩证的否定& k5 i( G$ k8 O( G8 [
(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7 `( w# r$ k0 B; r2 w# y1 x
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
- V8 M( d& O& D( k9 q(2)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是:
/ m9 w$ P: p# F( M1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9 I: L1 H+ |" f3 u
第二,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孕育生长起来的,它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而是保留旧事物中某些积极的东西于自身之中。因此,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的环节而联系起来。
5 h! }5 E6 X6 u* Q0 U4 A9 P. U9 i 第三,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成果。
" A" Q& U& {1 c5 `4 N7 X4 d+ M(3)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于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有重要意义。 
) L& Z% k1 O$ p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6 Y, h5 R7 p& s4 R+ U(1)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8 c  }: b7 J, |# w' e2 G  k* x! J(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了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 b$ o: R8 [5 k9 a# N% n
(3)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n) b9 y, H( Y6 {4 k! A4 C" Z

+ V1 S( a7 w' R第四节  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0 Q, x4 w3 K" d" K/ M5 E/ r
1 E+ h: V( D4 L
一、原因和结果?
) A7 Y' w* z) A7 R% ?. Z0 A1、原因和结果: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是结果。?& V6 X" N# @% [  F9 ]
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但是,并不是所有时间先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都是因果联系。
7 v  n% o4 R/ Z2 \3 w  G" ]! H2、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K+ G0 H* ]% {
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能混淆和颠倒。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  E& L) i) v- w
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8 L3 H6 o$ a. ^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原因,反过来也是一样。
. X+ r, Q1 c* e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结果又反过来作用于原因并引起原因的变化。
" B4 ^" B( j$ V* i5 u; _4 u3、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必然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 E+ ?" G8 x+ U$ s/ \* F; W0 B4、因果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表现是复杂多样的。
, }; O" Q% E/ _  p5、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0 v( O# ?' D+ H5 M, U7 C1 U& P
二、 必然性和偶然性
" F) W. T+ C! C$ Q2 Y, x1、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偶然的东西可以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能那样出现。
1 S3 a2 N1 F* d" ^3 M6 f2、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 r  K  P0 C% z9 }# l1 A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9 n7 Z6 p; C  ]) u
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 P7 r# w# R, B6 i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E& M3 V2 q% n6 H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 r6 H/ T- A  K7 p"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C4 O" i4 n3 @3、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两种错误观点。机械决定论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看成必然的,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则把一切现象看成是纯粹偶然的,否认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 u) z% U0 \7 V  B' l, m, H. ?; _4、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 q3 n: r0 i1 s" Y- H4 b. X7 z1 t, K+ W4 [4 D' i
三、 可能性和现实性* |  G5 h' L0 a) K
1、可能性和现实性: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T. ]9 ]) K1 A5 r! R
2、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E$ U' w: g8 N2 }; R
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可能性是目前尚不存在的,它还不是现实性;现实性则已不再是可能性。4 `9 P, g0 l. H' \
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现实性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的,不可能的东西永远不会成为现实;可能性的内在根据存在于现实之中。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客观世界的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中实现的。
1 l' N) q4 v7 n+ _/ z3、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r/ |: K; M5 h( X9 w  V
四、 内容和形式7 W( O) M) F) O, P; t6 N) h
1、内容和形式: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J+ W; U7 r" I: J# u; X
2、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 l4 O1 E6 f2 ~7 R?(1)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是有区别的。同时,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 x+ W+ R' [4 a* T3 n  _9 N/ m(2)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相适应;内容发生了变化,形式或迟或早总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二,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
8 _" M6 s# A+ m9 i2 z  f* \4、        掌握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z' A/ v' `% Y$ d7 L7 [
五、 本质和现象% y5 k/ z- I6 ?* R. }
1、本质和现象: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事物的现象是复杂多样的。有些现象与本质是一致的,通常叫做真象;有些现象与本质很不一致,通常叫做假象。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不能把它同主观上的错觉混为一谈。)
8 r( D$ {+ w4 G2 j. S2、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8 E' m& n, t2 s7 E5 j7 L& J+ x0 R
第一,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第一,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第二,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第三,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 l3 ]) K' d, N第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本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也是不存在的。本质和现象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6 Y# g- _5 _+ o( g& G) F
3、掌握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_0 {! N3 C8 S8 d
! B" m. |2 w( F

% v2 S- }+ P  W- b思考题:* Q1 z" V0 S. |- P
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什么是联系? 发展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参见讲稿第12-14页
  `% P9 t3 O: H, {3 u$ e2、        试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与根本分歧,并说明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怎样才能坚持唯物辩证法、克服形而上学。参见讲稿第14-16页
0 o0 x3 q/ M2 S& l: L& b0 c+ C+ u    3、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者的关系怎样?参见讲稿第16-17页
: r7 f* w2 h& \! h& m  h4、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参见讲稿第17-18页6 M3 ?7 z- d8 E2 T( p
5、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参见讲稿第18-19页8 X9 B+ N5 }( H  e! V
6、什么是质、量、度?把握度有何意义?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怎样?参见讲稿第20-21页2 t7 {2 x. p! b: u* O
7、说明掌握辩证的否定观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的重要意义。参见讲稿第21-22页
& O4 Y$ j! w8 {/ s; p0 k% o8、举例说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以及掌握这些原理的重要意义。参见讲稿第23-24页
3 H" r3 p# C$ A& p$ a' u$ ?2 G
( g/ R" \6 V$ i$ z第四章 认识和实践
  [) G6 M  [9 ?
" c' [4 h+ Z( Z' C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0 G; M; L( c1 l- `) t( v4 J& j
一、实践的性质和基本形式
; J1 N! g: R7 \! g/ K1、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 i- f1 _2 p0 W9 C, b8 p+ L1 F2、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8 z- g1 s3 z9 H" ?0 |
第一,        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Q# L  k+ c. }& `0 y- g
第二,        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7 x* y( z: C% c3 ?% U- g- S
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 H% U/ o# r. ^1 `, o2 q4 E3、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结起来实践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k4 \' X0 X, z
第一,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问题,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S9 A6 B0 U: Y2 ~" H. H8 f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是为了配合生产实践所进行的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
3 q7 W1 _* p' ?4 S2 E/ u第三,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0 J6 b9 U) S
除了以上三种基本实践形式外,还有其他一些实践形式,如教育实践、医疗实践、艺术实践等等。8 l! X4 d8 U3 {; R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W: Y8 \0 n3 K7 b
    1、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2 x" |7 {2 [+ h# s; N  _4 y
(1)        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1 V- ~4 O: N& i* |8 T$ c认识的主体的基本特征:第一,主体具有自然性。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 S" G4 F( E! Q$ O+ X- H: t( s第二,主体具有自觉能动性。人有意识、有语言,能思维,才能成为认识者。第三,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这是认识主体的本质属性。8 c5 G" `2 t6 w! D9 t  ^
认识的主体包括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 {& o7 g6 w- g5 l* j$ G; K
(2)认识的客体是指进入主体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存在,即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 p5 M- b: T4 o6 v, z认识的客体的基本特征:第一,客体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是不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客体具有对象性。只有那些成为人的实践对象和认识对象的客观存在才是认识的客体。第三,客体具有社会历史性。外部世界的哪些部分成为认识的客体,是同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的。认识的客体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和主体能力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扩展。
# E$ J3 [* R8 p* A$ }# A0 n) |: Q    认识的客体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形式。
6 N; H' _, i$ {(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7 ?1 B" }9 ], R3 P
第一,二者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
  g8 P  s% e: e9 T( [" K! j& |第三,        二者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关系,它是认识关系的基础。
8 y- J- g, A9 f  [3 P3 t第三,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X5 w( Y5 d$ L* \. r6 j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7 J( h: w' Y) |! O; J6 W7 `在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
- U, Y( }/ V+ K+ |3 u; b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客观世界中哪些事物成为人们的认识对象,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水平决定的;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使客体许多隐匿的现象暴露出来,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 _: i0 K4 g: S- V) w! }  Z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实践的发展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不断给人们提供大量有关新的认识课题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不断解决认识课题,推动着认识不断发展。三、实践还不断改造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6 E# O+ [- w4 B2 C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j6 H- g* \8 N3 V7 w+ E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 n/ Y& {* }8 i. K8 c* k9 A( x
总之,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认识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依赖于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 [: F9 T# R$ i& _- L) i" `
3、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采取正确的方法,从而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和理论会引导实践采取错误的方法,从而导致失败。
8 v! i0 Y# b# v  |. ]5 W3 x( F' H7 x% n! Q: e  k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H. H/ r! G$ Z: _
1、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
1 P& h' U, R! ^# I/ I(1)唯物主义反映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唯心主义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认识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a+ m6 Z. B% {' }
(2)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就是唯物主义反映论。所有的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 S7 ~# ?# i8 ?
(3)唯心主义先验论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把认识看成是头脑中固有的、主观自生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某种“客观精神”。   0 N* D( ?' D1 ]  {! d
2、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5 I3 w; N$ l* ^8 s/ l% ~5 o(1)可知论,就是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物主义反映论都坚持可知论。彻底的唯心主义也坚持可知论,但与唯物主义可知论有原则区别。/ x7 d- v) x7 n9 K
(2)不可知论,就是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 ~6 v9 ?! V8 M( p3 X- q7 z3 g
(3)只有马克思主义运用实践的观点才对不可知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指出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0 }" y. {) ?; G* F$ L. b! |
3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m6 m! n% ^6 I" }, V6 l# p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在认识如何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上,它们有着原则的区别。- G0 Q  J8 w; R0 c8 T/ \0 V6 P3 Q$ w
(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是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揭示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 O' ~  U5 C5 Y  H/ h" E(2)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的观点,把认识看成是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过程,并且是一次完成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了人的认识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
/ y( j; @# \' Z8 F, W总之,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直观被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能动革命的反映论。- B1 r9 P% u# v0 ^+ J! S% o  P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观点,揭示了认识的本质。$ L1 ~! p, {0 @0 h
6 D$ f; L3 q2 @6 w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5 X+ C6 Y  f: k5 v# ^一、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 I& x0 [# c" |1 l: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也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 a, S5 o: m; P
认识的过程。
' D4 {5 [/ U6 O6 V2、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3 I# b9 {1 g2 @
3、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R# W9 M: m* p/ p7 J. n) ^/ @& n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两个不同质的阶段,它们又是统一的。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总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 [: q" f$ z- v5 h' e1 h0 B5、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是可靠的,而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感性经验是不可靠的。两者都是错误的。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就是犯了类似经验论错误,教条主义就是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g1 B  j3 c8 N. Z4 J5 y8 c
6、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一次能动的飞跃。要正确实现这一次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
1 ~$ S& H# [& x" P8 y# w4 A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 z& K4 r& X# U4 @! u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这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因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又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2 U" Y  Z( v! ~* u& f" R* M' w
2、要正确实现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如下条件: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第三,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c/ o7 H/ q+ X9 T( J
( y- Y8 u8 r) h  o% r$ v& a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B" U$ @" ]4 j; w! D/ v
1、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人们的认识受着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客观条件看,客观事物是极其复杂的,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人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从主观条件看,认识还受到主体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以及错误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方面的限制。因此,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4 D; |4 y. f7 X1 X# h- i% h
  2、 认识过程具有无限性。世界上的事物是无限的,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也是无限的,因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永远不会终结,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 V: ]- d: R3 |& `1 c3 E' a3、综合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和认识的不断反复、无限发展,就是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从而使认识从低级到高级发展。 这就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N: X) b! O. ~' g4 H
   
  e9 W+ `. b6 z  ^第三节 真理的属性和检验标准
; u$ Q- j# z8 n  }( U9 \  h一、        真理及其客观性/ z9 @1 b% z1 w  F5 D/ n0 A# J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z7 `; F6 Z0 T9 R8 p0 v* m, E* g$ T6 x
2、真理的客观性主要是指:
0 L% g+ Q6 {, m. t7 Y  H1 v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在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和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E; i) M1 F) m( T  |" [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8 U$ o( \8 b* c) a&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2 ^9 D/ r2 b7 H2 z1 t# t
3、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统一。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是根本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另一方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表现为,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主要表现为,谬误是正确认识的先导,可以在纠正错误、批判谬误中引出真理性认识。: w5 ~% ^- Y% Z0 o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m  i) R/ j4 B) I3 ?/ B& {8 b: R
1、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 I5 E. D  B. Z- _$ l2、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是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W0 x9 B" u& \* P4 Z8 B3、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层含义: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于扩展。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于客观世界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8 \- |( e7 u; v) `( J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和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2 n5 I% C# P/ F" U. J
首先,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渗透。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另一方面,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 Y7 {* X. p, e: Y$ X其次,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真理是一个过程,它永远处在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发展过程中,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g& q5 Y6 m, G: B6 l$ K3 C& _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统一,如果割裂两方面的统一,就会陷入绝对主义真理观或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教条主义就是这种真理观的具体表现。相对主义真理观只看到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从而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6 G/ u1 u! {. s* v0 ~' Q
6、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
- ^9 W9 t8 V+ n" d3 r( [" L0 h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 z/ i( \) T, q9 `" R6 [- M  Y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7 {, Z# u4 V+ O8 e3 c8 c# P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断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这只停留在主观认识范围或只停留在客观实际范围内都是无法解决的,要检验真理就必须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
- j) w4 q# f- `& _2 s(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人们以一定的认识、理论为指导从事实践活动,引出一定的客观效果,这样就能够把原来的认识、理论同客观现实相对照,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一般说来,如果一种认识,当它指导的实践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就证明了主观符合客观,这种认识就是正确的;如果认识指导的实践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表明主观不符合客观,认识是错误的。& w/ T5 a' G5 @* U4 m# A7 [3 I
2、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978年,我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对于冲破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恢复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 ~" j- T1 H  g3、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同时,对实践标准又必须作辩证的理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确定的,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坚持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y' U, \- R$ O3 U
(1)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无限发展着实践对人们的一切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
# m- F' U3 |6 S+ X0 V(2)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做出确定的检验,有些认识要靠以后的实践去检验;实践是发展的,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经实践证实的真理,只具有相对的近似的正确性,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3 B- c  q' Y. g- j5 Z4 v: w$ t(3)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如果片面夸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会导致思想僵化的教条主义;如果片面夸大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会导致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r0 ~! N* ]( w; l
第四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9 }5 i8 H5 ~" V9 v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
6 O: d. D1 {; h! f6 Q$ O1、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中实事求是是核心。
! q' ?, l5 m4 n) }) E6 C8 c- k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党的思想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应用和具体体现。( F4 c* q) ^% R# _# s
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的统一
# O3 [& y$ b* F6 K% L1、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
$ F! u3 Z" F/ F6 T" z  X2、解放思想,就是要从那些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2 H; v/ F! v) G/ c( v  q: Y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g- b' k$ k' q: M" o8 u
第一,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 s1 e* Z7 X4 m1 J1 K! {
第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如果离开实事求是,只能是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 L! X& |! X) d1 C
思考题:
* T5 u7 [4 B$ l5 v9 b1、简述实践的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什么是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二者的关系怎样?参见讲稿第26-30页: S7 f3 g4 }, T6 M+ Q8 V- V+ Y% o5 ^
2、举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怎样?参见讲稿第26-30页! U- q: F; T; o+ k/ H, B- Y
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和根本区别是什么?认识的本质是什么?参见讲稿第29-30页" B: a' s/ R0 O# t9 s4 ]/ R4 j
4、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者的关系怎样?这一原理有何意义?参见讲稿第30-31页. i. {2 _5 B$ R* M
5、运用认识运动的总规律的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参见讲稿第32页. W0 Y$ u  ^3 _! X" X. Z4 N- S
6、什么是真理和真理的客观性?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怎样?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参见讲稿第32-34页
7 z+ D! L5 t/ g* D2 A5 @$ ~" W- X7、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含义,结合历史说明真理标准讨论的重大意义。参见讲稿第34-35页
0 ]# }7 j" H( w; i2 |0 V5 T) o8、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什么?它的核心是什么?说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并结合实际说明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参见讲稿第35-36页) G" n# F0 s: l) z, ?3 Q& V$ ]1 `) k
3 H9 _3 _" V2 q+ Q# V7 |
8 D" v1 L4 X8 ^) }$ g/ Z9 [
第五章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0 u- m7 M* {0 L8 Y! t" {- G& E" C  M* w+ _! j0 N2 T3 z
第一节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自学)
5 Q. L: J& R8 o2 l$ @3 V& U" Y8 L5 E( U5 P2 `3 L
第二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存在)
/ {: t0 w( F4 o) E. u9 n$ [  Y一、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l# H4 f1 p2 b' i0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 i+ D: o( F  |; ~% Q( _1 e+ B- {(1)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以及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方式。
  K+ ~' M1 v9 g(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各种社会心理以及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社会意识形式。: h- Z/ B  [% |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则是历史唯心主义。
7 b/ H6 b) X, ]# ^# J3、 马克思主义以前历史理论的根本缺陷
- a+ h6 U; C" G2 o) D' g1 E9 X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理论,从总体上看,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其根本缺陷是:
3 m! G7 C% c9 O" E6 N7 c第一,认为人们的思想决定社会历史。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察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即经济根源。它们只看到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人们的思想动机支配人们的活动,因而把人们的思想意识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
7 k/ N9 y" g3 u" q: I第二,认为英雄创造历史。它们只看到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的思想动机和活动的作用,看不到平时默默无闻地从事生产活动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认为社会历史是英雄人物活动与更替的历史。; a7 ?+ y/ i% e0 M
第三,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既然社会的历史是由英雄人物创造的,不同英雄创造出各不相同的历史事件,整个社会历史不过是一系列偶然历史事件的堆积,毫无规律可言。
& f  A' k1 x! l" W- U  Z. ]4、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
1 N* N9 G3 D% M/ R: ^(1)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以及社会革命和改革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人们的自觉活动在历史发展中也有重要作用。
  A( i( W$ E1 N4 a4 Z, [0 g/ s(2)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具有重要意义。9 Q. c( P$ Z( m# |  }0 m& J2 c
第一,它使唯物主义彻底化了,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4 k% Q" u2 a* [+ W
第二,它使社会历史理论科学化了,使研究社会问题的各门学科能够成为真正的科学。
0 i6 D* f& X- g) c* \+ I第三,它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科学。
) K) i# C, Z( H$ a0 J第四,它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思想。
  w* }0 X6 Z$ J; F! X5 z二 、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B7 n0 o( L1 P9 t1、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如土壤、气候、山脉、河流、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等。  f$ P/ g8 [2 M* y% n: D
2、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制约和影响作用。6 E* g) z" i8 Q6 _7 |9 p
第一,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永恒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一方面,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离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另一方面,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1 ^' _/ l0 A: m8 @3 r! s! U! e( \第二,地理环境通过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首先,它会影响劳动生产率从而影响物质生产发展的速度。其次,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影响物质生产形式的选择。再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对生产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地理环境对物质生产有很大影响作用,它通过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 o. L& M3 |! z/ Q8 r1 R7 h" @
    3、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制约和影响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它既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也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变革。并且,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影响必须通过社会的生产实践才能发生作用,这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本身都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所决定的 。
9 g* y/ z2 S$ u, I& G三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b: X; r, w2 G! T, N6 O/ _
1、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密度、增长速度、分布以及人口的发展、变动等各种因素的总和。
% e  u5 Z  N" y- [  x! ~2、人口因素对发展具有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d4 u# J, a# H! A
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 ~) P" [3 h2 i7 U2 u3 j: K" `9 |第二,人口因素的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人口状况同物质生产状况相适应时,就能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当人口状况同物质生产状况不相适应时,对社会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
' n; x8 p1 D+ z' p  z6 C+ e3、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但是,它对社会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是因为,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而人口因素本身的状况和变化,却要受婚姻、风俗习惯、家庭观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社会卫生保健和政治法律制度等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所有这些条件归根结底又由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所决定。2 r8 m; M7 g. M8 r& }# o. s
三、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0 {+ ^7 }* f; R8 w+ p- R7 O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向自然界谋取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4 h3 Y  B% [& U9 O/ e3 l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Z+ T1 w# o) \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其他一切社会生活的第一前提。
8 S& p3 I! }1 L: p第二,        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5 a7 ^( S. l, P2 R1 i- j7 s
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2 `) D/ E0 J5 s5 L& n
3、生产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历史的钥匙,人类社会发展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劳动发展史。  N  c3 O3 y: ^; {2 ?, W. Z5 w
思考题:, S# P1 V6 ?. d7 g$ C
1、什么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参见讲稿第37-38页
6 C. {' e9 ~% E. v2、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是什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参见讲稿第37-38页/ R0 O. k% T3 R+ H2 v5 {5 q4 n% z: Z
3、什么是社会存在?简述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参见讲稿第37-40页
) p8 ~$ M( [+ N4 w5 a  C 4、什么是生产方式?它在社会发展中有怎样的作用?参见讲稿第40页+ s  I0 y) ^0 H1 W& y7 v

/ l% x5 R5 R8 b5 N& V8 D第六章  社会基本结构和社会形态更替8 h' Y' O: ^2 q$ _

& ~4 O$ k( W+ d2 v4 K第一节 社会基本结构! z7 F; \; Q' [% d, D* H
一、        社会的经济结构
+ l) @; f! S* o; K1、生产力系统
( k% e8 ~( c, R; R  R(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及其状况。8 }! ]1 `0 A" R# o/ d& B
(2)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准备性因素和渗透性因素。
5 K" c0 b# z- H1 Z( r' @+ l第一,生产力中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2 p" {/ O4 J3 M* Q: s% @1 T& ~
劳动对象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
2 C/ o2 T( H& Z1 J) o. v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于改造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要素,是生产力水平的主要标志和客观尺度。, f" ?- k$ J* y, g. Y0 X
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的人。劳动者既包括体力劳动者,又包括脑力劳动者。: d# C  d7 L0 J8 N1 F+ \$ ]" o
第二,生产力的运筹性综合因素主要指经济管理,还包括分工协作、预测决策等。它的作用在于对生产力的各种因素进行选择、调动、处置、匹配,使它们在数量比例上合理结合,从而实现生产力系统的最优化的整体功能。; U( I1 _+ b6 a) ]/ w8 a
第三,生产力的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它在被应用于生产过程之前,并不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只有把它应用于生产过程之中,渗透到生产力的各类要素中去,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0 ]7 P" j0 i7 f$ j* x
第四,生产力的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2 r- B: O1 ?3 r( c7 V+ I' g
2、、生产关系体系% @5 w4 r* h* Y& M8 V
(1)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1 n; }6 a8 k1 s  L1 m' z" [) P(2)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第三,产品的分配方式。
+ t9 E8 u) U- h(3)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着决定作用: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第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第四,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7 }8 q9 ^  [+ T5 q) F0 Z同时,生产关系的后两个方面,反过来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有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因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只有通过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以及分配方式才能体现出来。# p" u, m# u- S3 N
二、社会的政治结构+ S  P* T! p$ j  V9 v+ Z: h" i
1、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是社会的政治结构的核心。
+ |8 S9 y% _8 |: [/ d2、国家的起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 `* N1 W) ]+ d$ |% M- p3、国家作为独立的社会管理机构,同原始社会氏族组织相比较,具有两个特征:其一,氏族组织按血缘关系划分居民,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其二,国家的武装力量是特殊的武装队伍,氏族组织的武装力量是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 Z. V5 F' ^4 c; H
4、国家的起源和特征表明,国家实质上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是代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暴力机构。它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强力机关组成,其中军队是国家的主要成分和支柱。
  q6 a/ A$ H4 b3 C; U6 I5、国家有对内和对外两种基本职能。& Q- a0 ^' W( ?5 Z' B2 a5 \
(1)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个方面。对内的政治统治就是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特定的专政,镇压其反抗,以确保本阶级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对内的社会管理就是制定并执行社会经济、财政、民政、教育、交通、卫生以及治安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调节社会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使社会尽可能协调发展。
2 s/ X  G' ]: D* ~1 w+ I(2)国家的对外职能也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抵御外来势力的侵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其二是进行国际交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生活。+ {1 W* C/ s4 u8 V# k
6、国体和政体及其关系。- S# z$ P5 D( V! _8 }; x) L0 m
(1)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主要是指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这是决定国家的类型及其阶级性质的方面。( Q% j% c9 k& J( |' Z
(2)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管理自己的国家。
8 S& p: T1 E+ B+ u, D(3)国体和政体是国家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其中国体是国家的内容,政体是国家的形式。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一方面,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与国体相适应,并服从于国体的需要。另一方面,政体对国体有重要反作用,它对保证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稳定,具有重大作用。2 @! K9 z# D( N) B
二、社会的意识结构
$ [2 A6 ^# E! a( R: J1、 社会意识的构成
3 i+ P. H; X; m5 }(1)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C- \! M0 u# N, @9 `" W, Q3 _
个体意识是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的反映,是个人独特的社会实践的产物。, o2 q' D2 m  K# c; F/ G7 U+ D' K$ ~
群体意识是指一定的社会共同体(如家庭、阶层、团体、政党、阶级、民族乃至全人类等)的共同意识,是群体实践的产物。3 v& W. ^' ?9 G! t/ {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相互依赖。其次,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 a1 E3 p3 X/ g1 P(2)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社会意识形式); D! Q/ Q  ~" r0 M( d$ h2 z
社会心理是低水平的社会意识,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
$ N$ E1 @/ P5 l5 F: @思想体系是一种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系统化的、具有确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艺术、道德、宗教、科学、政治法律思想和哲学等。
$ P. N7 G7 D( {- u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是:首先,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是对社会心理的提炼、整理和概括。其次,社会意识形式高于社会心理,对社会心理起着指导和影响作用。, T- J/ \! o% O- f
(3)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3 R: d! g  L6 B; z1 J: s社会意识形态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以及大部分社会科学学科;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和某些社会科学(如语言学、逻辑学等)。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带有阶级性;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则为所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在阶级社会里也不具有阶级性。
# e( x% b& y( U5 W+ K* |2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h$ X8 ]) Y' T* N/ k4 w
(1)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依赖于社会存在。% E- Y$ ?% |+ E3 ~' [1 z3 o
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2 [6 ?) W5 y% Q" Q% Q5 r第二,社会意识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6 z( j/ N4 d# W+ U8 v, I
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巨大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归结1 K# {7 G% K5 u' l5 h
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是有阶级性的。! q' N" A. c0 @# q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被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 @/ t' L( E- C0 q1 M2 P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这种不同步性有两种情况:一是社会意识的发展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二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既定的社会存在而预见未来的发展。1 Y+ _4 I6 C2 Z% z6 e4 y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 I7 B  x; I7 I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 e0 f1 D! K3 f+ {/ f/ e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6 p9 f  j6 B7 S, l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阻碍和破坏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8 W) Y% S. X. n8 \' K8 o- N! @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证关系。
7 J& n+ q$ u% n' `  L$ v- O
- @' L3 t7 B3 p1 Z7 N6 o4 T+ S第二节 社会形态的划分0 Z5 C0 g: i& i) {% S
一、经济社会形态+ I. z6 u* A2 v0 i3 q
1、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 h6 r% y! [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 X: q# c/ t! g
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0 t/ ]# {' J1 p" C0 t( z
2、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 ~- X( P* _( a9 I根据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状况,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种社会形态:人的依8 V5 O5 c" `1 }" p# ]4 o& t
赖性社会(自然经济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 R6 Y  c8 E3 E- k+ P二、技术社会形态
) ~! c3 s6 U$ N  l/ S! |6 C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划分为依次更替的四种社会形态: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x, j  G! T# ?: a  x

  O% J+ e/ j/ H% W' \( `0 \0 Q第三节 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自学)
) M" m- c: s5 ]' c" I& c$ v) V" ^) _8 H. D* @
思考题:
# P  m1 q4 V: P. }. l1、        什么是生产力?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哪些要素?参见讲稿第41页
( W3 b; [. W; v2、        什么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包括哪些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参见讲稿第41-42页
5 z# m# m' A; _" p$ T: d2 Q3 I6 D& I3、        国家的实质是什么?国家的职能是什么? 什么是国体和政体?二者的关系怎样?参见讲稿第42-43页
# ?  B9 t8 C& p1 s( Q& I4、        什么是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二者的关系怎样的?参见讲稿第43-45页- K! S6 N8 B" H/ ^6 P; ~! J2 i
5、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怎样?如何理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和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参见讲稿第44-45页. S2 u3 n& i5 U$ L3 I# \
6、        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结合实际说明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参见讲稿第44-45页3 y! }' h: a* T
7、        经济社会形态的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内容是什么?有哪几种技术社会形态?参见讲稿第45-46页
$ E  D2 O& S! `& i% x* T- V: s1 ^" {4 u
4 }! I, x" e" b2 s, t" T) H8 G: S
第七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y2 ~) [6 o9 ?+ B9 V( n: I

; Q) r: H4 o% r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L8 [9 U3 ~, M$ ~一、社会基本矛盾( ~1 X/ }( ~% Q. p# K4 P9 m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 @& {- r* S- b2 T6 D$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因为:
; d% k% ]3 V+ f) \7 J) M8 A第一,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与人类社会共存亡。
9 b+ J+ i; M( Q" @第二,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囊括了社会生活
; Q$ t2 y0 ~; G+ t/ S8 L的基本领域,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  \/ _# }' T% f: ]; b! U7 r
第三,这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社
( Q9 S# i; `' |. |" N5 a* _$ b2 z0 J4 u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Y0 A& e7 ^( U& i' {# h二、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 q' T/ c- i; ?; t/ ], b% N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 Y# A; ^# j' d: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S6 j: Z5 f9 b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性质相适合时,它就会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性质时,它就会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 i7 e4 Q1 W# H4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的过程。( g9 G7 a% l% r# Z' `) p
3、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基本内容:第一,生产力决定着一定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及其具体形式,决定着生产关系是否变革及其方向。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巨大的反作用,它能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第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不可能持久地存在下去,它必然会被新的适合生产力性质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8 i0 q7 P1 J" ?" E4、把握生产关系必须适合于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 ~% k! p# y! b0 v" z' ~% L7 a+ [
; j4 x' v9 j2 I7 P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 x. e' S0 _% z/ K9 E. X& H: m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 p$ H/ k0 y" {: J9 }; b(1)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 j1 r9 N- ?' `& c+ U: {/ H+ ~(2)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等。在阶级社会中,上层建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即政治上层建筑;另一部分是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即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
) q' x% u" y7 s3 l( x# D0 L* f+ A, k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首先,任何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都是人们一定的政治法律思想观点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并同这种思想观点相适应。所以尽管它包含许多物质的因素,它仍然属于社会的思想关系。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建立,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第三,在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中,政治处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o4 v3 n" S0 c8 N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 ?0 k1 r3 t) q2 t4 N)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而且规定着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 v6 E0 @# w6 K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对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W5 o1 X* e& R6 Z3 q% Z) p
第一,从服务方向上看,上层建筑要千方百计地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I, g, z0 ^3 ^3 @6 r1 k
第二,从服务方式上看,上层建筑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实现对经济基础服务的。政治上层建筑强制性地把人们的行动控制在一定秩序内,思想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来支配人们的行为,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1 V3 F* {2 D( ]6 X; p  a
第三,从服务效果上看,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当上层建筑为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起阻碍、破坏作用。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是由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 v8 a8 D" n7 I' I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但不能片面夸大这种反作用。因为,这种反作用是以7 ^( W- c0 [  g8 ~' U6 N% U) O
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为前提的。首先,从根源上看,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经济基础赋予的。其次,从最后结局上来看,上层建筑的作用只有同经济发展的趋势相一致时,即维护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时,才可能持久地发挥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如果上层建筑的作用与经济发展的趋势相违背,即维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或摧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时,尽管它可以阻碍或破坏经济的发展,但这种作用是暂时的,经济的发展必然排除障碍,消灭旧的上层建筑,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 w6 i- o$ a- d( e; k8 {" m- n% O0 ~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的过程。7 Z# e- y: `$ U3 t+ z
4、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主要内容: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的方向和形式。第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第三,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情况不会长久地存在下去,它必然会被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上层建筑所代替。8 m" i0 ?( k: O
5、把握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 y, P, Z2 g: S' @8 U- Y9 ~5 K2 M- N8 O0 O( @& X% P5 I
第二节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U  \6 P$ n% Q/ Z
一、阶级的产生和实质- r0 z0 y% D* J4 U
1、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为一部分人占有他人劳动提供了物质前提,使阶级的产生有了可能性;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产品交换的扩大,出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则使一部分人占有他人的劳动由可能变成现实,于是便产生了历史上最早的两个根本对立的阶级——奴隶主和奴隶。
0 [2 |  N- Y: Y/ u4 Z2、阶级实质上是个经济范畴。作为经济范畴,阶级是在特定经济结构中处于特定地位的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因拥有生产资料而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L4 i; v) t  A! c8 X9 M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w. N' X* c- _9 ^6 T% J1 c
1、阶级斗争是指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
- U9 p! Z6 L* ?; T6 P阶级斗争的根源是经济利益的冲突,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总是围绕各阶级的经济利益进行的。
& L) g" |1 C$ S) [* y$ N; f: {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其中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3 `& B% @  t  J6 l
2、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_% q( y3 q; Z(1)当一个社会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被压迫阶级的每一次大规模斗争,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着统治阶级,迫使统治阶级作做出某些让步,减轻对被统治阶级的剥削或压迫,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1 Q( X) [$ E6 l% N7 N7 O& C: Y- d
(2)而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统治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只有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革命阶级组成强大的革命力量,进行激烈的斗争,才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政治上层建筑,实现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飞跃。
+ p1 Y7 q9 u7 U. D: Z8 G# p( ?: ]4 m2 S: o

8 h# T" ~3 z% G第三节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 S! Q7 Q# s# d5 i9 `1 I; D1 i
6 d2 C! X* H2 v2 i' C一、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S  Z' H) N1 ~1 e$ d' i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3 G7 F  j  g9 ?(1)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革命阶级夺取政权的政治斗争。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实现社会形态的飞跃,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
0 S: T% [& X, `(2)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c$ W  p/ v2 y( A$ ]2 r
(3)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社会革命成功的首要标志。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 \8 F! _- o4 ?. e. F  O2 W2、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一,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决定性手段。第二,社会革命能激起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巨大主动性和积极性。
3 S# Q  B' R% P6 i二、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L6 ~: A1 R! H* _7 a+ |
1、改革的实质和作用% Q  B6 z0 Q" {5 i" O* W8 H9 n! A
(1)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1 U+ P) `. R# U+ W, I) z1 F) d
(2)        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s2 M5 Q2 Q  t$ ^5 i3 e
第一,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还可以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
3 _+ r3 t. F! y/ S展。2 b7 P& f, n& X: e
第二,社会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提高精神文明水平的作用。
% l# v# W% f, n) U# E; |0 y" P2 `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 |# g3 I- ~" ~) k+ E(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e* W# y6 s& P1 A1 k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首先,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合的。其次,我国目前的社会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还存在某些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再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Z9 E( R* D( K6 T2 L
(2)社会主义社会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较,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改革是被动的,往往是在被统治阶级强烈反抗的条件下被迫进行的。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改革则是从剥削阶级的利益出发,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使各种矛盾得以解决,使社会主义社会进到更高阶段;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改革,只能暂时缓和一下社会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它的固有矛盾,这种矛盾只能用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 p: d3 M. V( o+ ^$ {# n/ X(3)改革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w& D# K9 X( o8 @$ v
3 q3 u& S7 u/ B+ r) G  e' l第四节 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5 Q8 [1 b' c, N! m# S- {
?
3 N$ B. b( I) C0 A  e 一、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立?
6 i$ w' c& ]* K1 h' Y, a1、如何评价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一种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 S. C+ r$ _: |" O2、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夸大少数历史人物的作用,坚持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6 W. J8 b, A! F3 H' O  h
 3、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出发,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2 ^6 j4 X% C1 J1 |( u% E?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0 n! e$ b) T" u- c0 y; ]1、人民群众是指以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为主体的、占居民绝大多数的、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5 k9 V& `" _0 r- \% A( j3 \* T6 {4 H/ v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i% {( f0 h6 E1 @" \! ~  }4 ^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 g; a. ?- C" S5 z. a0 ],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 {4 }% o$ J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N, |2 H/ d6 [+ X! @
?  3、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历史制约性' B* [' R1 v: t1 B9 ^, v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并不是随意的,总要受到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制约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二是政治条件。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群众的作用很不一样。第三是精神条件。马克思所说的“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就是不可忽视的精神条件。; N; _, l9 f: P; K% t
三、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 a) c% t3 \4 u( {9 k1、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中明显留下了个人意志印记的个人。在历史人物中有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正面历史人物(又称杰出人物),也有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反面历史人物。?
! [" v' D2 z3 r, X 2、历史人物在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y5 ]+ N  B& k; y
首先,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6 X, F  p( T, q$ f, A3 K5 P
其次,历史人物又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2 e( ?% }  Z* \, ~9 Z" l" H再次,历史人物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和指挥者。?8 L! ]+ R& }6 o! n2 ]& a( r
3、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他们能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但是历史人物只能对历史的进程起影响作用,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A6 C  M0 e6 O6 @$ M$ w) G
4、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 l3 N# l8 P, w# v. {9 K# e第一,        历史人物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受着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一定要坚持历史主义
! U; n+ g, U8 O& a$ Q# X$ H4 k/ H* v, t6 A2 X原则,将历史人物置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中予以评价。6 t* K3 \- k6 n4 b
第二,历史人物的产生和活动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必须用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他们的历史作用。
: m  m+ k! p, Z9 A5 k  W第三,在阶级社会中,历史人物都具有阶级的制约性,评价历史人物要采取阶级分析的方法。  X' J/ G8 d! b* }
第四,对历史人物的作
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一
客服二
客服三
客服四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谋学网奥鹏同学群2
微信客服扫一扫

QQ|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网站特点|加入VIP|加盟合作|投诉建议|法律申明|Archiver|小黑屋|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 ( 湘ICP备2021015247号 )

GMT+8, 2024-3-28 23:47 , Processed in 0.1147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