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专业的奥鹏在线作业答案辅导网【官网】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扫一扫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VIP会员,3年作业免费下 !奥鹏作业,奥鹏毕业论文检测新手作业下载教程,充值问题没有找到答案,请在此处留言!
2022年5月最新全国统考资料投诉建议,加盟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奥鹏课程积分软件(2021年最新)
查看: 2518|回复: 0

北航直属11春《西方经济学》(下)考前辅导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3 07: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谋学网
《西方经济学》(下)考前辅导资料

考试方式及试类型
一、        考试方式:闭卷。
二、        考试时间:90分钟。
三、        试题类型、数量及分值: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小题、共20分;
      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共20分;
3、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3题 ,共15分;
4、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题 ,共32分;
5、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1题 ,共13分。

复习指导
一、复习重点与难点:
第十章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国民收入核算;GDP的含义及其对该指标的评价;国民收入的核算与总需求
第十一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投资函数;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的定义;IS-LM模型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与利息
货币的供给;货币的需求;利息率的决定;总需求决定理论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及运用
   第十四章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形状、原因;总供给曲线;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
第十五章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影响;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第十六章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缺陷

单项选择题的复习指导
一、练习题、分析及资料:
略,详见上述“复习重点与难点”所列的知识点在网上题库中所对应的试题。例如:
1.实际GDP是(B)。
A.实际GDP与价格水平的比;
B.名义GDP与价格水平的比;
C.潜在GDP与价格水平的比;
D.名义GDP与价格水平的乘积。
2.凯恩斯理论认为,造成经济萧条的根源是(C)。
A.就业不足; B.商品供给不足;
C.有效需求不足; D.劳动力供给不足。
3.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的差是(D)。
A.税金; B.工资;
C.资产; D.折旧。
4.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为(A)。
A.1; B.2;
C.0.5; D.0。
5.从消费函数中看出,决定消费增长的是(C)。
A.价格上涨; B.价格下降;
C.收入增加; D.利率提高。
6、 消费函数将家庭消费与()相联系。
A 其税收
B 其储蓄
C 利率
D 其收入
正确资料:D  
7、总支出曲线是相对于()来描绘总支出的。
A 价格水平
B 利率
C 工资率
D 国民收入
正确资料:D  
8、在收入——支出分析中,假设总存货等于计划存货,总支出:
A 小于国民产出,所以经济高于其均衡产出
B 超过国民产出,所以经济低于其均衡产出
C 等于国民产出,所以经济等于其均衡产出
D 超过国民产出,所以经济高于其均衡产出
正确资料:C  
9、在IS曲线左下方:
A I+G大于S+T
B I+G小于S+T
C I+G等于S+T
D 以上都可能
正确资料:A  
10、以下哪项货币需求动机随利息率变动而变动:
A 交易动机
B 谨慎动机
C 预防动机
D 投机动机
正确资料:D  
11、货币的()是指人们在手边保存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
A 需求
B 供给
C 供求
D 市场均衡
正确资料:A  

多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练习题、分析及资料:
略,详见上述“复习重点与难点”所列的知识点在网上题库中所对应的试题。例如:
1、属于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的项目有:
A 政府购买
B 税收
C 政府转移支付
D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正确资料:BC  
2、关于均衡收入的变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投资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减少
B 政府购买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
C 税收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减少
D 居民消费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
正确资料:BCD  
3、就税收量与收入的关系而言,税收主要有两大类:
A 消费税
B 定量税
C 资产税
D 比例税
正确资料:BD
4、随国民收入增加而增加的货币需求动机包括:
A 交易动机
B 经济动机
C 投机动机
D 谨慎动机
正确资料:AD  
5、 图中,点B:

A 产品市场供大于求
B 货币市场供大于求
C 产品市场供不应求
D 货币市场供不应求
正确资料:BC  
6、乘数定理的结论其成立的条件包括:
A 消费始终不变
B 边际消费倾向较为稳定
C 在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资本品和劳动力
D 利息率不变
正确资料:BCD  
7、失业人口不包括以下哪些人群:
A 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B 没有工作但在寻找工作的人
C 有能力但丧失寻找工作信心的人
D 退休(比如65岁以上)的老年人
正确资料:ACD

名词解释复习指导

一、练习题、分析及资料:
1、国民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生产出来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简写为GDP。
2、支出法:又称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这种方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3、收入法:又称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收入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相加,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4、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在增加的收入中增加的消费所占的比例,它随着消费者收入的不断增加,而逐渐递减。在凯恩斯理论中,这是一条心理规律,它是凯恩斯主义用来解释消费不足的重要依据。
5、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即在一个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或者人均收入的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6、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劳动力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其中,劳动力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7、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是关于流通中货币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价值是由流通中货币的数量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例变化,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例变化。
8、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9、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也称为工作转换中的失业,或寻找工作性失业。
10、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这些制度上的原因主要包括:最低工资法、效率工资和工会的存在。
11、总需求:指一个经济中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总量,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与国外的需求(用出口减进口的净出口表示)。
12、生命周期假说:是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一生的收入决定其消费,长期中收入与消费的比例是稳定的。
13、持久收入假说: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持久收入是稳定的,消费也是稳定的。
14、平均消费倾向: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15、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16、投资函数:表示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由于投资与利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因此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7、奥肯定律: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的,用来近似地描述失业率和实际GNP之间的交替关系。其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NP便低于潜在GNP3%。例如,假定失业率为8%,比自然失业率高2%,那么按照奥肯定律,实际GNP就比潜在GNP低6%。
18、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I是指投资,S是指储蓄。
19、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L是指货币需求,M是指货币供给。
20、流动偏好陷阱:流动偏好陷阱又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当利息率极低时,人们预计利息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已经接近最高点,因而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以至于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趋向于无穷大。
21、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
22、货币工资刚性:是指货币工资不是随劳动需求和供给的变化而迅速作出相应的调整,而是需要在一段时间以后才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也就是说,货币工资变动和劳动市场上供求的变动之间存在着时滞。货币工资刚性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基础。
23、收入指数化:就是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升时,工资也随之上升。
24、短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反映短期中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在短期内,总供给与物价水平成同方向变动,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可以用粘性工资理论、粘性价格理论和错觉理论来解释这一点。
25、隐蔽性失业:虽有工作岗位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失业,或在自然经济环境里被掩盖的失业。第一种情况大多发生在衰退时期,由于企业开工不足,即使未被解雇的工人也无法有效地使用,甚至在繁荣时期,过分膨胀的就业也会出现人员臃肿的现象。后一种情况主要表现在发展中国家。  
  26、转移支付:政府或企业的一种不以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转移支付是包括养老金、失业救济金、退伍军人补助金、农产品价格补贴、公债利息等政府与企业支出的一笔款项。这笔款项在西方国家是不计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其原因在于这笔款项的支付不是为了购买商品和劳务,所以将其称作转移支付,有时也称转让性支付。
27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一贴现率恰好使得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贴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以R0表示一项资本品的价格,R1,R2,…,Rn为该项资本品在未来使用期内所有的预期收益。那么,该资本品的边际效率rc满足下列条件:

??在实践中,资本的边际效率也被称为预期利润率。
28.汇率。汇率,也称汇价兑换率,是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国货币的价格。按汇率直接标价法,汇率是以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换算应付多少单位本国货币,这时汇率上升就是本国货币贬值,汇率下降就是本国货币升值。
29.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价格和成本的一般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通货膨胀也称通货膨胀率,用一般物价水平的年增长率或价格指数来表示。
30.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实际GDP总量或人均GDP的增长状况,用实际GDP或人均GDP的增长率来代表。一般认为实际GDP的增长率由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技术水平的增长速度决定。
31.加速系数。加速系数指资本增量与产量增量的比例,即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资本量。加速系数强调的是产量增长对投资的"加速"需求,如加速系数为3,说明产量每增长1单位对投资的需求为3单位。
32.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指产出和就业不断上涨和下降,形成大致重复的周期运动特征,顺序地经过复苏(上转)、高涨(波峰)、衰退(下转)和萧条(波谷)四个基本阶段的特征。其中衰退和扩张是周期的转折点。
33.内在稳定器。经济运行中的一些财政制度本身就具有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它们被称为"内在稳定器"(the Built-in Stabilizers)。"内在稳定器"主要包括:所得税、救济金以及维护价等。西方经济学家特别强调,这些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具有缓和经济衰退,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但本身作用是有限的,不足以稳定经济,必须与其他需求管理措施配合使用。

                            简答题复习指导
一、练习题、分析及资料:
1.简述GDP三种核算方法的内容和关系
GDP核算方法有三种,分别是:生产法、分配法、使用法。
生产法从各部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价值形成入手,扣除生产环节中投入中间产品的转移价值,得到各部门的增加值即国内生产总值。用公式表示为:
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和投资,以及净出口的货物和服务支出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构成。这一总量就是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具体包括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
收入法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各得其收入的原理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具体构成项目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国内生产总值从生产角度测算等于所有常住生产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分配角度测算等于所有常住生产单位分配的原始收入之和;从使用角度测算等于所有常住单位的最终支出之和。三种角度计算保持一致,即"三面等值",这是基本原则。
2.简要区别存量与流量
存量指变量在某时点上存在的数值,存量值在统计上也称为时点数。如资产量、财富量、资源量、人口数量等是典型的存量。
流量指变量在一定时期内变动的数值,流量值在统计上也称为时期数。如GDP、财富及资源增量、人口出生数量等是典型的流量。
显然存量与流量是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关系密切表现在:一流量是存量变动的结果,如国民收入流量来自一定的国民财富存量,人口出生数流量来自一定的人口总数等;二流量又归入存量之中,如新创造的国民收入使国民财富存量增加,新出生的人口数使人口总数增加等。
3.注入与漏出
注入指注入到企业的追加投资,主要是来自居民的储蓄资金。漏出指从居民支出中漏出的部分,居民的收入由于没有完全用来购买厂商的商品和服务,而产生了资金的漏出。这部分漏出主要表现为储蓄。
1画出四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在四部门经济中收入流量循环在居民、厂商、政府与国外部门之间进行,简化的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如下图。
4.均衡汇率的确定
在自由市场条件下,汇率究竟是如何决定的呢?按照价格均衡原理,当对外汇的需求与对外汇的供给均衡时,对应的外汇价格就是均衡汇率,对应的外汇数量就是均衡的外汇供求数量。除了正常交易对外汇的供求之外,一国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对本国货币的汇率预期、偏好、相对利率、相对价格及生产条件变动等都会影响外汇供求,因而影响汇率。
5.简述通货膨胀的类型
按照通货膨胀的不同定义及不同表现,可以把通货膨胀按以下几类区分:
一是公开的和压抑的通货膨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通过价格指示,灵敏地反映供需变动状况。需求超过供给,就产生通货膨胀。这就是公开的通货膨胀。如果价格和供需受到政府的强力控制,使价格无法反映超额需求状况,产生压抑的通货膨胀。
二是爬行的(Creeping Inflation)、适度的(Moderate Inflation)、奔腾的(Galloping
Inflation)和恶性的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这是按价格上升的速度来区分的。一般若价格上涨不超过2-3%,且不存在通货膨胀预期,可称为"爬行"的通货膨胀。比"爬行"的通胀价格上涨稍快,年率低于10%,可称为"适度"的通货膨胀。与"适度"的通货膨胀相比,价格上涨按20%,200%这样的速度加速提高,则称为"奔腾"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最高级"是恶性通货膨胀。典型的是德国1922~1923年间一段极端情况,年率达百分之一千、一万,甚至上亿。
三是预期的和未预期的通货膨胀。公众事先能够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称预期的通货膨胀。公众事先未能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称未预期的通货膨胀。公众事先是否能预期通货膨胀的水平对宏观经济学的许多结论都有重大影响。
四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与结构性通货膨胀。
6.试论述通货膨胀的成因
不同的经济学说对通货膨胀成因有着不同的解释。主要的有四种,即: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性通货膨胀以及货币主义理论等。第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由于实际有效需求超过了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因资源所限,总供给无法增加以达到与总需求的均衡,经济中出现"通胀缺口"。结果实际有效需求的过度增长,不能增加国民收入,而只能引起价格上升。这种因过度需求而引起的价格上升称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第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该理论从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入手,认为由于企业成本提高,特别是工资增加,诱发价格上升和通货膨胀。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表现为总供给曲线AS向左移(或上移)。随着AS曲线的不断左移,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产生。第三,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认为,在没有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或增长结构的不同,也可能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从产业结构看,有些产业生产率提高速度快,有些慢;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有些部门增长快,有些慢;从对外开放程度看,有些产业对外开放度高,对世界经济变动反映快。而有些则对外开放程度低,反映慢。这样,那些生产率低,增长慢,开放度低的行业部门也要求工资增长与那些生产率高,增长快,开放度高的行业部门保持一致。大面积的工资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的结果必然反映为通货膨胀。第四,货币主义的解释。从AD-AS模型均衡的过程看,如果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则必然出现通货膨胀。但对总需求的认识是有差别的。凯恩斯认为构成总需求的主要内容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但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量是影响总需求的惟一重要的因素。这样,超额需求引起通货膨胀的结论,就逻辑地转换为货币量的变动引起通货膨胀。因此最杰出的货币主义理论家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总是而且到处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物品"导致的结果。
7.论述降低通货膨胀的措施
通常降低通货膨胀有三类措施:一是制造经济衰退,二是收入政策,三是收入指数化。一、利用制造经济衰退来对付通货膨胀。其原理基于价格调整方程。价格调整方程表明通货膨胀率取决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压力。带价格期望的价格调整方程为:通过制造衰退,可降低通货膨胀率。二、收入政策。收入政策也称工资-物价管制政策,是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通胀期限制货币收入和物价水平增长的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一规定工资和物价增长标准,并以征税手段来保证其落实;二公布"工资-物价指导线"。迫使企业和工会限制工资和物价增长幅度;三实行"工资-物价管制"。在通胀严重时期,政府强行冻结工资和物价。三、收入指数化措施。收入指数化由货币学派提出,其主要内容是将工薪及财产所得的名义收入与生活费用指数挂钩,名义收入随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自动相应变化,以抵消和降低物价波动对实际收入的影响。
8.简述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政策,以及将收支配合政策,即赤字政策。政府支出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公共工程支出与转移支付支出等;政府收入包括税收和非税收入。其中政府支出增加对国民收入具有扩张作用,增加政府支出可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而政府收入增加对国民收入具有收缩作用,增加政府收入,减少总需求,并使国民收入收缩。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变动对国民收入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投资乘数和税收乘数的大小。为了发挥宏观财政政策的作用,在经济高涨期通过抑制过度高涨,防止通胀发生;在经济萧条期通过刺激经济,阻止失业增加。通过宏观财政政策作用,实现低失业和低通胀的经济稳定增长。这种调节作用机理也称为"逆周期调节"。
9.简述供给主义学派的理论与主张
供给主义学派是于二十世纪70年代初形成于美国的一个经济学派。它的显著特点是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与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都不同。供给主义学派否定凯恩斯主义,赞同萨伊学说,认为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直接导致了滞胀的恶果。对于经济增长,供给主义学派认为产量增长取决于要素投入和生产率提高。因此,主张否定凯恩斯以需求刺激经济的主张,恢复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
供给主义学派特别重视供给方面,提出降低税率以刺激供给。降低税率不是笼统地降低,而是降低边际税率。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降低边际税率可以刺激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人们的税后可支配收入随工资的上升而快速上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学家莫利斯证明了最高边际税率应该为零;二是降低边际税率可刺激投资的积极性。通过刺激投资,增加资本存量,促进经济增长;三是边际税率与税收收入多少不一定同向变动。有时高的边际税率会减少税收收入。
10、简述产生政策滞后的原因。
产生政策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需要时间;研究和制定对策需要时间;政策实施需要时间;政策发挥作用又需要时间。
1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过度需求的存在而引起的普遍物价上涨。如果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社会就会产生过度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总需求和总供给已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状态,闲置设备也都使用了,过度需求不能促使产量增加,而只可能引起通货膨胀。这种情况叫做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因素包括投资、消费、政府购买等因素的增加,以及国外需求的拉动等。
12、简述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途径。
政府可以在生产、流通和分配领域取得财政收入。在生产领域,国家通过占有部分土地、森林和矿山等资源而直接获得要素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在流通和分配领域,国家主要通过税收制度获得收入。此外,政府也通过向公众借债而取得财政收入。
13、解释国际收支平衡及其好处
国际收支平衡也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一国国际收支平衡有助于避免国外不利因素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14、你能指出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政策吗?
(1)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利于这两方面的政府措施就是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政策。
(2)从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角度来看,比如延长劳动时间、增加资本积累、使用新的资源等。其中,增加资本积累被认为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为了促进积累,可以采用税收政策。
(3)从提高生产率的角度来看,包括:促进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增加研究和开发投入,促进技术进步、促进有效分工、执行正确的产业政策、促进制度变革等。
15、通货膨胀的含义与分类。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
第二,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奔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
第三,超速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非常高(标准是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
另外,还有一种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又称隐蔽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与配给制,通货膨胀并没有发生。一旦解除价格管制并取消配给制,就会发生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16、投资乘数效应的变动机制是什么?
投资乘数效应的变动机制是,增加一单位投资,经济中将增加等量的投资需求,从而使得投资品增加相同的数额。投资品供给增加使得经济中的总收入增加相同数额,收入的增加又导致家庭增加消费,其数量为边际消费倾向的倍数。消费需求增加又如同投资需求增加一样引起连锁反应,直到经济再次处于均衡。
17、简述乘数定理的结论其成立的条件。
乘数定理的结论其成立的条件:1、边际消费倾向较为稳定;2、在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资本品和劳动力;3,利息率不变。
18、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原因是什么?
利率的下降意味着一个较高的投资水平,较高的投资对应着较大的均衡收入量,因此低利率与较高的收入水平相对应。
19、简述工资价格管制的方式。
工资价格管制主要包括:
 1、对工资和价格进行直接控制,规定厂商和工会不经政府有关部门同意,不得提高工资和价格;
 2、对工资和价格规定指导性指标;
 3、对厂商和工会提出道义劝告,以便劝说厂商和工会自动限制产品价格和工资的上涨幅度。
20、简述“冷火鸡式”治疗通货膨胀,与渐进式治疗通货膨胀的区别。
渐近主义方式:以较小的失业和较长的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
“冷火鸡”方式:以较高的失业率和较短的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
21、投资乘数效应的变动机制是,增加一单位投资,经济中将增加等量的投资需求,从而使得投资品增加相同的数额。投资品供给增加使得经济中的总收入增加相同数额,收入的增加又导致家庭增加消费,其数量为边际消费倾向的倍数。消费需求增加又如同投资需求增加一样引起连锁反应,直到经济再次处于均衡。
  22、为什么要衡量价格总水平?衡量价格总水平的主要指数有哪些?
反映价格的变化,剔除价格变动对GDP的影响;主要指数有GDP折算指数、消费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等。
  23、货币量m与利息率r无关,你是如何理解的?
    一般说来,政府不以赢利为目的,因而货币的供给量与利息率的高低无关,可以认为是一个政府可控制的常量。货币供给量的大小与利率高低无关,因此,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
24、简述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机构成。
人们货币的需求出于交易动机、谨慎或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由此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被称为货币的交易需求。货币的交易需求由国民收入决定,并且随国民收入增加而增加。 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人们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由此产生的货币需求被称为货币的预防需求。在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既定的条件下,收入越多,为了预防的目的而在手边留有的货币数量就越多。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把握有利的生息资产而在手边留有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由此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被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市场利息率,这一需求与利息率成反方向变化。
25、在两部门的国民收入核算中,储蓄与投资是恒等式,这是否意味着计划储蓄总等于计划投资?
参考资料: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是经济运行结果的表现,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通货膨胀,即是否均衡。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有的投资。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实际发生的投资总等于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
26、简述长期中,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原因。
长期中,随着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工资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必然会相应地进行调整。如果价格总水平与工资按相同的比率发生变动,那么厂商出售产品的价格和生产产品的成本相对没有发生变动,从而厂商就不会改变其生产数量,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数量也就不会发生变动。因此,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
27、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现在一般经济学家都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应该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如果考虑到开放经济还应该包括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只要消灭了周期性失业就实现了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是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减少经济波动并不是要消灭经济周期,只要使波动的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且,尽量缩短经济衰退的时间,使衰退程度减少到最低;经济增长是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长率要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能达到的。
28、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1)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是人们可以正确预见到的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或者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并不大。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量(名义工资、名义利率等)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实际工资、实际利率等)不变。这时,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是人们将减少他们所持有的现金量。
(2)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是人们无法正确预期的通货膨胀。此时通货膨胀将影响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因为这时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相应的经济行为。首先,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其次,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29、财政政策对经济的自动稳定作用。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各种制度规定本身可以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
(1)财政收入制度具有自发稳定作用。例如,累进的税收制度具有自发稳定作用: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收入增加,在累进税制下,这意味着税收增加,税收增加使得国民收入减少;反之,当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收入下降,税收减少,从而使得经济中收入增加。
(2)财政支出也具有自发稳定作用。例如,失业救济制度就具有自发稳定作用: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就业较为充分,政府用于失业救济的开支相应地减少,而政府支出减少,将使得国民收入水平趋于减少;反之,当经济萧条时,失业人数增加,政府用于失业救济的支出相应地增加,而政府支出增加又导致国民收入增加。
30、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缺陷。
(1)新古典增长理论假定经济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总量生产函数,并且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服从递减规律。首先,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规模收益递增经常出现;其次,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暗含着,资本量越大,投资收益越小,因而资本是从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国家流动,这与事实相违背;最后,依照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经济增长速度是趋同的,但实际情况却不是。
(2).新古典增长理论假定技术进步是由外生因素决定的,因而对技术进步本身缺乏解释。
31、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1)由于总需求过度增加会引起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2)由于成本增加会造成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
(3)由于前面两种情况的混合所引起的需求和成本推进混合型的通货膨胀;
8、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在理解这个问题时要注意两种情况:a.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短期内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交替关系,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在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并不存在交替关系的垂线。
32、简述财政政策得到广泛的原因。
首先,财政政策对财政平衡产生直接影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造成预算赤字,即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可能造成预算结余,即财政支出小于财政收入。
其次,财政政策对均衡国民收入量产生影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国民收入,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国民收入。政府购买和政府净税收(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的改变量对均衡国民收入产生倍数效应。与变动税收和转移支付相比,政府购买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更直接,所产生的乘数效应更大,因而政府更倾向于采用变动政府购买的政策手段。

论述题复习指导
一、复习重点与难点:
1、试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
答: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一般而言,考察一国宏观经济活动水平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该国的国民收入。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政府收支变动(包括变动税率、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曲线移动,从而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显然,从IS和LM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缓,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最好画图说明)。IS曲线越陡峭,私人投资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挤出效应就越小,政策效果也就越大;IS曲线越平缓,私人投资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挤出效应就越大,政策效果也就越小。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因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曲线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最好画图说明)。当LM曲线斜率较大时,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较小,这意味着一定的货币需求增加将使利率上升较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结果使财政政策效果较小。相反,当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较大(从而LM曲线较平坦)时,政府由于增加支出,即使向私人借了很多钱(通过出售公债),也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从而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很大影响,这样,政府增加支出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较多,即财政政策效果较大。
2.在市场经济中,国际收支失衡如何自动得到调整?
答:在市场经济中,国际收支主要通过价格、收入、汇率等的变化自动得到调节、趋向平衡。在金本位制度下,如果一国发生了国际收支逆差,外汇供不应求,汇率就要上升,这时该国就要输出黄金,于是货币发行量及存款都要收缩,物价就会下降,这样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就会得到改善;反之,则会发生相反的过程。这样,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就会通过黄金流动机制自动得到调节。金本位制度被纸币本位制取代后,这种经济中的自动调节作用是通过影响国民收入、物价水平及资本流动等各方面的变化,使国际收支自动得到调整的。例如,一国发生国际顺差时,国内金融机构持有的国外资产增加,使银行信用扩张,银根松弛,利率下降,由此使(1)国内消费和投资都增加,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进口增加,缩小原来的国际收支顺差;(2)国内总需求增加,物价上涨,从而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引起出口下降,进口增加,缩小原来的国际收支顺差;(3)资本外流,外国资本流入受阻,也缩小了原来的国际收支顺差;(4)对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汇率下降,本国货币升值,使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减少了贸易顺差。反之,如果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则通过相反的调整过程,使国际收支状况自动得到改善。总之,在市场经济中,国际收支失衡会影响利率、价格、收入、汇率水平等在市场作用下发生相应变化,从而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状况。
3、凯恩斯是如何解释经济萧条的原因的?
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流动偏好;预期收益不足。
4、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它,表示总需求与物价水平成反方向变动。可以用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说明物价水平对总需求的影响。
(1)财产效应。财产效应就是物价水平的变动就通过对实际财产的影响而影响实际消费。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实际财产减少,消费减少;当物价水平下降时,实际财产增力,消费增加。消费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物价水平就与总需求反方向变动,即物价水平下降,实际财产增加,消费增加,总需求增加。反之,亦反之。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
      物价水平(↑)→实际财产(↓)→消费(↓)→总需求(↓)。b. 利率效应。
(2)利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投资。决定利率的因素主要是货币供求。当货币需求稳定时,决定利率的主要是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即流通中的货币量。货币量有名义货币量与实际货币量之分,决定利率的是实际货币供给。当名义货币量不变时,物价上升,实际货币量减少;实际货币量减少,引起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引起投资减少。投资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这样,从投资的角度看,总需求与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把这种关系可以总结为:
物价水平(↑)→实际货币量(↓)→利率(↑)→投资减少(↓)→总需求(↓)。
(3)汇率效应。汇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汇率的影响而影响净出口。影响一国汇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利率。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资本从低利率地区流向高利率地区。当一国利率上升,高于世界利率水平时,资本流出,这就需要把本国货币换为国外货币,这样,在外汇市场上,对外国货币的需求增加,从而汇率上升。汇率上升使净出口减少。净出口是总需求的一部分,从而净出口减少,总需求减少,把这种关系归纳起来就是:
物价(↑)→利率(↑)→汇率(↑)→净出口(↓)→总需求(↓)。
5、试论宏观经济政策在执行中的困难。
西方经济学者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在执行中有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
(1)政策时滞问题。任何一项政策,从决策到在经济中达到预期的目标都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种时间间隔就叫政策时滞。政策时滞可以分为内在时滞与外在时滞。这种政策时滞是客观存在的,其长短对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有重要的影响。
(2)预期对政策效应的影响。政策的效应如何,还要受到公众对政策本身和经济形势预期的影响。如果公众认为政策的变动只是暂时的,从而不对政策做出反应,那么,政策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如果公众认为某次减税只是暂时的、一次性的,那么,他们就不会由于这次减税增加消费或投资,从而减税也就起不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
(3)非经济因素对政策的影响。经济政策不是孤立的,它要受到许多因素,特别是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这首先在于制定政策时所应考虑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而且有政治因素,有时政治因素比经济因素还重要。例如,在大选前夕,尽管经济中已出现通货膨胀,但本届总统为了竞选连任,一般不会采取紧缩性政策。
(4)除了一些共同的因素以外,每项政策措施在执行过程中还会遇到各自的困难。例如,财政政策可能会产生挤出效应,货币政策在流动偏好陷阱状态时无效等。
6、论述用GDP来衡量经济社会的缺陷和不足
在衡量社会福利方面,GDP不能完全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真实福利水平,其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GDP衡量的许多内容并不能增加人们的福利,譬如政府用于购买炸弹、导弹等武器的开支,付给监狱看守的工资,犯罪的增加导致的报警系统销售额的增加值,所有这些全都记入了GDP,但它们却并不能增加社会的福利水平;
(2)产出并不完全等同于消费。GDP所衡量的实质上是一个国家的产出,产出只是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人们去消费更多的东西,但是,由于投资增加而导致的GDP的增长,却未必反映人们当前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只是刺激了将来的消费;
(3)闲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以及人们的家务劳动,是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GDP却不能反映这方面的情况。由于GDP只度量经过市场交易表现出来的产出和劳务,所以诸如闲暇、工作条件、地下经济等重要内容并没有计入GDP;
(4)GDP忽略了外部影响。现代工业所生产的污染等外部影响没有通过市场交易反映出来,但却给人们带来了福利的损失。然而,GDP中并没有这些项目;
(5)GDP无法说明收入如何分配。由于GDP是总量指标,因而并未包含收入分配方面的信息,因而也就不能说明因收入分配不公平所带来的福利降低。
7、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
(1)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2)财政政策就是要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来调节经济。具体来说,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少税收。
(3)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与增加税收。
8、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各是什么?
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任何使总支出曲线向上或向下移动的因素,都会使总需求曲线移动。这些因素主要有:①消费需求尤其是消费者对耐用品购买的变化②投资需求的变化③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变化④净出口的变化。例如,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会使总需求曲线右移,扩张性财政政策实行时情况即如此。
促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大致有:①天灾人祸,严重的自然灾害或战争会减少经济中资本数量,从而使任一数量的劳动能够生产的产量减少了,于是总供给曲线会左移②技术变化。例如,技术进步会使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量,从而使总供给曲线右移③风险承担意愿的变化。如果经济生活中风险增加,厂商愿意供给的数量会减少,从而总供给曲线会左移④进口原材料价格变化,如进口价格上升,厂商生产成本上升,从而使厂商在原有产品价格水平上生产减少,从而使总供给曲线左移⑤劳动意愿的变化。如果人们更偏好闲暇,在既定工资水平上劳动供给会减少,从而使总供给曲线左移。
9、简述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可能受到制约因素。
(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会遇到政策滞后问题。所谓政策滞后是对经济运行采取的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对这一运行状态的滞后。产生政策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需要时间;研究和制定对策需要时间;政策实施需要时间;政策发挥作用又需要时间。由于这种时滞的存在,针对某一经济形势制定的经济政策措施到发挥作用时经济形势已经改变,甚至相反,因而限制了财政政策的效果。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会遇到“挤出效应”问题。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由于增加政府投资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如果用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赤字,结果可能因公众将投资转向公债而减少私人投资,所以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
(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也会遇到政治上的阻力。
10、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
(1)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是要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就是:货币量一→利率一→总需求。
在这种货币政策中,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利率的变动通过货币量调节来实现,所以调节货币量是手段。调节利率的目的是要调节总需求,所以总需求变动是政策的最终目标。
(2)货币政策的运用。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中央银行要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
在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等。这些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等。这些政策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
11、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三大工具
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这些政策也称为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活动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是为了调节货币供给量,买进有价证券实际上就是发行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卖出有价证券实际上就是回笼货币,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
(2)贴现政策包括变动贴现率与贴现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变动贴现率,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或放松贴现条件,会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相反,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或严格贴现条件,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此外,贴现率作为官方利息率,它的变动也会影响到一般利息率水平,使一般利息率与之同方向变动。
(3)准备率是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用作准备金的比率。中央银行变动准备率则可以通过对准备金的影响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降低准备率会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相反,中央银行提高准备率会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12、用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 参考资料:  
IS—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模型。这一模型由两条直线即IS曲线和LM曲线构成。
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即投资与储蓄相等或写为I=S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或写为L=M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把IS曲线与LM曲线放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就可以得到说明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IS—LM模型 。IS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表示物品市场的均衡,即I=S,LM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在E点上则是两种市场的同时均衡,这时决定了均衡的利息率水平为ro,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o。而且,也只有在利息率为ro,国民收入水平为Yo时,两种市场才能同时达到均衡。
13、论述货币政策的手段:
(1)公开市场业务(名解):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给量。在萧条时期,中行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入市场,存款增加,货币流通量增加,利息率下降,总需求扩大,价格上升;在膨胀时期反之。
(2)再贴现率政策(名解):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贴现借贷时的利息率;再贴现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变动贴现率以调节货币供给量与利息率。在萧条时期,中行再贴现率的降低,商行的利息率降低;在膨胀时期反之。
(3)变动法定准备率(名解):在萧条时期,降低法定准备率,银行能创造的货币多,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
(4)其他措施:道义上的劝告、局部的控制、利息率的上限、控制分期付款的条件、控制抵押贷款的条件。
14、凯恩斯理论是如何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原因的?
根据凯恩斯总需求决定理论,已有的收入、消费倾向、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预期收益和资本品价格是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量的因素。 在社会经济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已有的收入、货币供给数量以及资本的供给价格可以视为常量,因而国民收入则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倾向、对货币的流动偏好以及投资者对投资未来收益的预期。对于发生在30年代的大萧条,凯恩斯理论给出的理由如下: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决定了消费不足。
    (2)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即在萧条时期投资者对未来收益预期偏低决定了投资不足。
    (3)流动偏好。当人们处于流动偏好陷阱时,经济中的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无论货币供给多少,利息率居高不下,从而也导致投资不足。
    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的共同作用,使得总需求不足,最终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从而使得经济出现萧条。
15、何为自动稳定器?请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答:自动稳定器,由称为“内在稳定器”,是指公共财政制度所具有的一种无需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减轻收入和价格波动的自动稳定的内在功能。
财政制度的这种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由下列情况来体现并发挥作用。
(1)政府收入的自动变化。这主要表现在自动改变的税收。收入水平上升时,就业人数增多,政府税收会自动上升;而且,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由于纳税人的收入进入了较高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政府收入的自动变动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相反,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业人数减少,政府税收会自动下降;而且,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由于纳税人的收入进入了较低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政府收入的自动变动有助于抑制经济衰退。总之,税收这种自动伸缩性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主要表现在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开支等转移支付的变化。收入水平上升时,失业率下降,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支出减少;收入水平下降时,失业率上升,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支出增多。政府转移支付这种自动伸缩性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被认为是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它对经济波动起减震器的作用,但不足以完全消除经济波动。要消除经济波动,必须依靠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6、概述消费函数的基本内容,并进行分析和评论。
西方经济学认为,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收入水平、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消费者的资产、消费信贷、消费者年龄构成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都会影响到消费支出。但是,凯恩斯的理论假定,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消费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这样,消费函数可以用下列方程表示:C=C(y) 式中,等号左边的C表示消费,右边的C表示函数关系,y表示收入,C=C(y)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消费函数又称消费倾向。凯恩斯把消费倾向区分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在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在增加的一个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率,也就是消费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即APC>MPC。
消费函数就可以用下列方程表示: C=a+by,经济含义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当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时,消费函数就是一条向右上方斜倾的直线。消费函数上每一点的斜率都相等。 对于凯恩斯的上述观点,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有缺陷的。例如,经验性的事实似乎证明:由于消费习惯的作用,人们的消费结构并不能随收入的变动而得到相应的调整,当收入增加时,消费可能不会与收入一样也调整到新的高水平,收入减少时,消费也一般不会立即调整到类似的低水平。而且,仍然缺乏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消费倾向一定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的。另外,如果从长期来观察,消费函数同目前收入的关系可能不如某些长期收入或资本财富的关系那样密切。
17、简述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定理,并指出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投资乘数定理说明了经济中投资支出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其具体的结论是,投资增加所增加的收入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倍,其中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称为投资乘数。 乘数定理揭示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某一部门投资增加不仅会使该部门的生产和收入相应增加,而且还会引起其他部门的生产、收入和支出的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量数倍于最初增加的支出。乘数定理发挥作用的条件是经济中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当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即没有可利用的闲置资源时,支出的变动只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而不会使产出水平上升。此外,有时经济中的大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但由于某一种或几种重要资源处于“瓶颈”状态,也会限制乘数发挥作用。
18.LM曲线的位置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LM曲线的位置取决于货币投机需求、交易性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如果这些因素发生变化,那么,LM曲线的位置就会移动。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向相反方向移动,即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加,投机性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左移动;反之,投机性货币需求减少,货币投机需求向左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右移动。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同方向移动,即交易性货币需求增加,交易性货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左移动;反之,交易性货币需求减少,货币交易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右移动。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同方向移动,即货币供给量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右移动;反之,货币供给量减少,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左移动。
19、实际经济增长率、均衡经济增长率、自然经济增长率的含义是什么?三者不相等时社会经济将出现什么状况?
答:实际经济增长率、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自然经济增长率是哈罗德模型研究充分就业条件均衡增长问题所运用的三个增长率概念。实际增长率是指实际中实现了的产出增长率,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也就是一定资本——产出比率下的社会实际储蓄率。有保证的增长率是指储蓄率和资本产出率为既定的条件下为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所需要的产出增长率,是由储蓄率和厂商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是指长期中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变化后所能达到的最大可能实现的增长率,由劳动和技术水平决定。这三增长率不相等时社会经济就会出现:(1)实际增长率小于有保证的增长率,厂商拥有的资本过剩,就会减少投资,经济会收缩;反之,实际增长率大于有保证的增长率,厂商拥有的资本不足,就会增加投资,经济会扩张。(2)当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时,储蓄和投资的增长超过了人口和技术水平允许的范围,资本闲置,厂商将减少投资,经济会停滞;反之经济会高涨。只有当实际经济增长率、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自然经济增长率相等时,才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
20.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AS——AD模型有何内在联系?
答: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假设价格不变,利率不变,用乘数理论阐述总产出决定和政策效应,实际上是总需求分析。IS——LM模型坚持价格不变的假设,重点引入货币因素从而利率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该模型在利率不变情况下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分析既保留了乘数效应,又加入了挤出效应,也分析了货币政策效应。但是,该模型仍然属于总需求分析。AS——AD模型放弃了价格不变的假设,加入了劳动市场,分析价格水平变动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该模型在价格可变的情况下分析了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决定;不仅分析了需求管理政策的产出效应,而且分析了它的价格效应;不仅分析了总需求,而且分析了总供给。

奥鹏作业资料网:www.92open.com
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一
客服二
客服三
客服四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谋学网奥鹏同学群2
微信客服扫一扫

QQ|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网站特点|加入VIP|加盟合作|投诉建议|法律申明|Archiver|小黑屋|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 ( 湘ICP备2021015247号 )

GMT+8, 2024-6-1 21:06 , Processed in 0.1073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