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谋学网: www.mouxue.com 主要提供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奥鹏离线作业答案和奥鹏毕业论文以及提供代做作业服务,致力打造中国最专业远程教育辅导社区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 系统脱敏疗法是指
A. 让患者较长时间地想象恐怖的观念或置身于严重恐怖的环境,从而达到消退恐惧的目的。
B. 是通过强化(即奖励)而造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
C. 循序渐进地,有系统地把那些由于不良条件反射(即学习)而形成的、强弱不同的焦虑反应,由弱到强一个一个地予以消除,最后把最强烈的焦虑反应(即我们所要治疗的靶行为)也予以消除。
D. 是一种帮助人们(包括患者)将所要戒除的靶行为(或症状)同某种使人厌恶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从而达到戒除或减少靶行为出现的目的。
满分:3 分
2. “想象”的概念是
A. 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
B. 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C.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D. 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或形象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满分:3 分
3. 行为强化法是指
A. 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
B. 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较符合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
C. 教师利用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观察并模仿榜样的行为,使自身受到强化,从而实现受训练的目的。
D. 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满分:3 分
4. ( )是通过强化(即奖励)而造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
A. 厌恶疗法
B. 系统脱敏疗法
C. 行为塑造法
D. 代币制疗法
满分:3 分
5. 让患者躺在舒适的躺椅上,在肌肉和情绪放松的状态下,无拘无束地把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或精神创伤叙述出来,从中发现与病情有关的心理因素。这种方法是
A. 梦的分析
B. 自由联想
C. 阐释与自我了解
D. 转移与移情
满分:3 分
6. 以下小学生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不正确的为
A. 无意注意的比重日益加大
B. 带有显著的情绪色彩
C. 有意注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D.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满分:3 分
7. 弗洛依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由三个部分所组成即
A. 下意识,无意识和意识
B. 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C. 无意识,潜意识和意识
D. 潜意识,下意识和意识
满分:3 分
8. 专栏咨询是指
A. 通过电话进行交谈,这是一种较为方便而又迅速及时的心理咨询方式。
B.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形式对群体的典型心理问题进行解答。
C. 通过书信形式进行心理咨询,也是心理咨询的一种形式。其优点是可以打破空间距离的限制,向心理咨询机构请求书面帮助。
D. 指当事人到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登门求询。它是个别咨询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形式。
满分:3 分
9.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A. 一前运算阶段;二感知运算阶段;三具体运算阶段;四形式运算阶段
B. 一感知运算阶段;二形式运算阶段;三具体运算阶段;四前运算阶段
C. 一感知运算阶段;二前运算阶段;三具体运算阶段;四形式运算阶段
D. 一具体运算阶段;二前运算阶段;三感知运算阶段;四形式运算阶段
满分:3 分
10. 榜样引导法是指
A. 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
B. 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较符合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
C. 教师利用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观察并模仿榜样的行为,使自身受到强化,从而实现受训练的目的。
D. 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满分:3 分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斯滕伯格发现,智力不良儿童的元成分操作的特点是
A. 不能充分去监控其他两种成分以获得构建策略的必要资源
B. 智力落后的个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能有效协调自动化与非自动化过程
C. 智力落后的个体往往缺乏那种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形成或产生一种新策略以解决新问题的灵活性.
D. 不能进行必要的迁移和转换。
满分:2 分
2. 关于自我概念的表述,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
B. 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C. 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D. 把一个人的各种特殊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
满分:2 分
3. 斯滕伯格认为,知识获得成分是由哪几个具体环节构成的。
A. 选择性编码
B. 选择性结合
C. 选择行应用
D. 选择性比较
满分:2 分
4. 教师在课程结束时可采用的方法包括:
A. 回顾与检讨
B. 计划与展望
C. 祝福与道别
D. 面质
满分:2 分
5. 小学生观察的特点
A. 小学生的观察从比较精确的知觉发展到模糊笼统的知觉
B. 小学生的观察从模糊笼统的知觉发展到比较精确的知觉
C. 小学生的观察从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发展到缺乏系统性的知觉
D. 小学生的观察从缺乏系统性的知觉发展到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
满分:2 分
6. 下面哪些属于自我防御机制:
A. 压 抑
B. 投 射
C. 退 行
D. 隔 离
满分:2 分
7. 从类型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
A. 团体发展性教育
B. 团体补救性教育
C. 个别发展性教育
D. 个别补救性教育
满分:2 分
8. 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堂开始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A. 预热方法
B. 澄清方法
C. 行为强化法
D. 介绍方法
满分:2 分
9. 自我意识的三个层面为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个性倾向性
D. 意志成分
满分:2 分
10.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可以通过:
A. 赏识教育,激发起学生自信和自强
B. 目标分解,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欢乐
C. 正确地面对竞争,提高耐挫能力
D. 倾听别人的评价
满分:2 分
11. 在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标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A. 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表现不能等同
B.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C. 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D. 心理健康标准只是一种理想尺度
满分:2 分
12. 斯滕伯格在1985年提出了认知结构的三成分理论,认为组成认知结构的成分有三种:
A. 元成分
B. 操作成分
C. 知识获得成分
D. 运算成分
满分:2 分
13.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具有的特征:
A.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立足点应是面向现在的
B.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C.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立足点应是面向未来的
D. 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应是多层面的
满分:2 分
14. 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个层面,即从( )三方面分析的,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个性倾向性
D. 意志成分
满分:2 分
15. 自信包含以下内涵:
A. 自我认识
B. 自我接受
C. 自我价值
D. 体现为一种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满分:2 分
16. 关于自我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有
A.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
B. 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C. 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D. 把一个人的各种特殊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
满分:2 分
17.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有
A. 认知法
B. 操作法
C. 集体讨论法
D. 角色扮演法
满分:2 分
18.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哪两点:
A. 自我意识发展较好
B. 人际关系良好
C. 学习生活适应良好
D. 人格健全
满分:2 分
19. 以下关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正确表述为.
A. 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B.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C.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D.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满分:2 分
20. 以下哪些选项属于行为矫正技术
A. 松弛反应训练
B. 生物反馈治疗
C. 大脑风暴
D. 厌恶疗法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等,依次为:一基本生理需要;二安全的需要;三自我实现的需要;四尊重的需要;五社会交往的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小学生正确自我意识的培养通过四个途径:一倾听别人的评价;二自我反省与体验;三在比较中认识自己;四自信心的培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一面向部分学生的原则;二学生主体性原则;三参与性原则;四民主性原则;五无差异原则;六多样性原则;七预防、发展和调治相结合的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榜样引导法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较符合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观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斯滕伯格发现智力不良儿童的元成分操作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不能充分去监控其他两种成分以获得构建策略的必要资源;第二,智力落后的个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能有效协调自动化与非自动化过程;第三,智力落后的个体往往缺乏那种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形成或产生一种新策略以解决新问题的灵活性,不能进行必要的迁移和转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在个别心理辅导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沉默的出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健康就是一种在身体上的完好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心育教学,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辅导与教学的方法,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调节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学校范围内的、以心理素质培养和健全人格为目的的专门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谋学网: www.mouxue.com 主要提供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奥鹏离线作业答案和奥鹏毕业论文以及提供代做作业服务,致力打造中国最专业远程教育辅导社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