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专业的奥鹏在线作业答案辅导网【官网】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扫一扫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VIP会员,3年作业免费下 !奥鹏作业,奥鹏毕业论文检测新手作业下载教程,充值问题没有找到答案,请在此处留言!
2022年5月最新全国统考资料投诉建议,加盟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奥鹏课程积分软件(2021年最新)
查看: 4335|回复: 0

13春南开《生态旅游》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30 20: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谋学网
远程教育学院期末复习大纲模板
课程名称        生态旅游



息        名称        生态旅游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杨桂华等
        版次        2010年第2版
注: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一、客观(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
(一)、选择部分
1.哪位学者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 B )
A. 托拉斯•库克   B. 谢贝洛斯•拉斯喀瑞   C. R.卡逊   D. D.米都斯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概念起源,参见教材P17
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目前,国际上关于生态旅游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早在1983年,首次使用“生态旅游”的谢贝洛斯•拉斯喀瑞给出了生态旅游定义: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受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
2.哪一年是中国旅游主题年确定为“生态环境游”?( B )
A. 1992   B. 1999   C. 2002   D. 2009
★考核知识点: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参见教学课件第10页ppt
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自20世纪90年代生态旅游概念传入中国后,引起了政府、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尽管当时人们对于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如何发展生态旅游还缺乏统一的认识,但这似乎并没有阻碍“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各种冠以“乡村生态旅游”、“草原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等名称的项目和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以1999年的“生态环境旅”旅游年为契机,四川、云南等省相继开始了生态旅游规划和开发方面的尝试。进入21世纪后,“生态旅游”成为各地旅游发展中的热点。目前在各级旅游发展规划中,几乎毫不例外地都涉及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内容。黑龙江、海南、四川、云南等省份还提出建设生态旅游大省的目标。2009年全国主题旅游年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主题口号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
3.哪一年是中国旅游主题年确定为“生态旅游年”?( D )
A. 1992   B. 1999   C. 2002   D. 2009
★考核知识点: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参见教学课件第10页ppt
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
自20世纪90年代生态旅游概念传入中国后,引起了政府、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尽管当时人们对于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如何发展生态旅游还缺乏统一的认识,但这似乎并没有阻碍“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各种冠以“乡村生态旅游”、“草原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等名称的项目和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以1999年的“生态环境旅”旅游年为契机,四川、云南等省相继开始了生态旅游规划和开发方面的尝试。进入21世纪后,“生态旅游”成为各地旅游发展中的热点。目前在各级旅游发展规划中,几乎毫不例外地都涉及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内容。黑龙江、海南、四川、云南等省份还提出建设生态旅游大省的目标。2009年全国主题旅游年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主题口号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
4.哪些属于生态旅游的特点?( ABD )
A. 普及性和保护   B. 多样性和专业性   C. 奢侈性   D.精品性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的特点、功能及分类,参见教材P28
附1.3.1(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的特点:
        普及性
生态旅游是建立在传统大众旅游基础上的,因此,从参与旅游活动的旅游者数量上看,是大众参与;旅游者不仅仅只限于经济和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士,普通的工人、职员、学生等均可成为生态旅游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修身养性的生态旅游将成为人们如吃穿住一样的基本生活需要,生态旅游者的队伍还将不断增大。自中国1995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生态旅游研讨会,在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生态旅游在全国各地的广泛开发就充分说明了普及性是生态旅游的一大发展特点。
        保护性
生态保护是生态旅游开展的前提,即是生态旅游区别与传统旅游的最大特点,也是生态旅区别于自然旅游的最本质的特点。生态旅游的保护性体现在旅游业中的方方面面。对于旅游开发规划者来说,保护性体现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上;对于旅游开发商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将资源的价值纳入成本核算中,在科学开发规划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对于管理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的合理利用,杜绝短期的经济行为,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对于游客,保护性则体现在努力提高环境意识和自身素质,珍视自然赋予人类的物质及精神价值,把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作为一种自觉行为。
        多样性
生态旅游的多样性体现在其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例如根据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出现了观鸟、徒步、滑雪、探险、科考等一系列特种生态旅游。
        专业性
生态旅游专业性体现在生态旅游活动项目设计及管理需要专业性。生态旅游活动的专业性,首先源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旅游者到大自然是整个身心的回归,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应使旅游者在短暂的旅游活动中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感悟大自然,学习大自然,从而自觉地保护大自然,这样的旅游产品开发没有专业知识的人是难以完成的。同时,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者也需要有专业性,否则生态旅游特有的旅游对象的保护,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
        精品性
生态旅游的精品性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精品性。生态旅游产品应该是高质量、高品位的“精品”。生态旅游产品的“精品性”首先体现在“真”上,移植的、仿制的旅游景观将被视为旅游市场上的“伪”品,旅游者追求的是原汁原味的旅游真品。生态旅游“精品性”也体现在质量上,粗放式开发的旅游产品视为旅游市场上的“劣品”,旅游者追求的是货真价实的高品位的产品。“精品性”还体现在其利用价值上,精品性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不会因为时间的变迁而降低或丧失其价值。
5.生态旅游具有哪些功能?( ABCD )
A. 旅游功能   B. 保护功能   C. 经济功能   D.环境教育功能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的特点、功能及分类,参见教材P32
附1.3.1(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的功能
        观光游览的旅游功能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活动,其实质还是旅游,它是用原始的自然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意境来吸引旅游者,满足旅游者,尤其是满足城市及工业区旅游者身体和精神上回归大自然的需求。和传统大众旅游相比,生态旅游不主张一味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而要对其实行一定的限制。旅游活动不应该影响甚至破坏自然,如在原始森林中狩猎这一活动就是生态旅游所不容许的。
        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
保护性是生态旅游的基本理念和首要特点,从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至今,保护一直作为生态旅游的核心所在,这种保护既包括不降低生态旅游对象的原有质量,也包括对其进一步的改善。生态旅游的保护功能既体现在开发过程中,也体现在利用过程中;既体现在人们的意识上,更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上。正是生态旅游的保护功能使其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        促进社区协调发展的经济功能
社区参与是实现生态旅游“维系当地人民生活”责任的主要方式,为社区参与提供有效途径和机会,实现生态旅游收益分配的公平化和合理化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之一。生态旅游促进社区协调发展的功能有三个:一是吸引旅游者前往目的地消费,以增加社区经济收入;二是改变资源利用方式,减少社区发展的环境成本和代价;三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和改善社区产业经济结构。
        环境教育功能
生态旅游提供的是以教育、引导为主,寓教于乐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地是良好的科普教育和科学考察场所,除了为旅游者带来一般意义上的旅游体验之外,还能为旅游者带来相应的环境知识,具有显著的环境教育功能。
6.哪些属于生态旅游者具有的特征?( ABC )
A. 自然性   B. 特定性   C. 责任性   D. 大众性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者特征,参见教材P79
附3.1.3(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者除了具有一般旅游者目的地的异地性、经济上的消费性、时间安排上的业余性、地域上的差异性等共同特点外,还具有以下3个显著特点:
         自然性
         责任性
         特定性
7.生态旅游者的权益有哪些?( ABD )
A. 自由选择,知悉真实信息的权益   B. 人身、财产安全受保护的权益   C.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权   D. 获得质价相符的商品与服务的权益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者权益和义务,参见教材P80
附3.1.3(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者的权益,有一个特定的范畴,它是指生态旅游者在购买了生态旅游产品和接受旅游服务时享受的基本权益。生态旅游者的基本权益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        自由选择,知悉真实信息的权益
        人身、财产安全受保护的权益
        获得质价相符的商品与服务的权益
8.生态旅游者动机形成的内外原因主要是( AB )
A. 生存环境的恶化   B. 精神上对自然的母亲情节与身体需要恢复精力   C. 休闲的需要   D. 地位的象征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者动机形成的内外因,参见教材P101
附3.1.3(考核知识点解释):
•        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产生的外因
    外因主要是生存环境的恶化。尽管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化的工业、建筑、交通、运输、通信、文化娱乐及其他服务行业,为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创造了优越条件,但因人口密集、工厂林立、交通频繁等使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和破坏,城市里空气污浊、水体变味、空间拥挤、噪声充耳,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再是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于是期望返璞归真。
•        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产生的内因
    主要是精神上对自然的母亲情节与身体需要恢复精力。人类属于自然,人类文明根源于自然。所以人类对自然这个母亲有本能的依恋之情,有天然的亲和力,到大自然中去能找回原始的、混沌的精神家园。
9.影响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的社会文化因素有( ABD )
A. 生态文化   B. 民族习俗和宗教文化   C. 家庭结构   D. 价值观
★考核知识点:影响生态旅游者动机的因素,参见教材P103
附4.2.3(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        社会文化因素
      生态文化、民族习俗、宗教文化、价值观
•        社会群体因素
      家庭、社会阶层
10.生态旅游设施的开发设计主要包括( ABC )
A. 生态旅游基本设施的开发设计   B. 环境教育设施   C. 一定的生产部门   D.豪华0000设施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设施的开发,参见教材P200
附8.2.3(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设施的开发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生态旅游基本设施的开发设计
     道路、房屋、水电和通讯设施、卫生设施。
•        环境教育设施
     游客中心、展览馆、陈列馆、影视厅、标牌系统。
•        一定的生产部门
     生态农场、果园、菜地、鱼塘等。
11.生态旅游商品的特点包括哪些( ABCD )
A. 地方性   B. 环保性   C. 实用性   D. 方便性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商品的特点,参见教材P231
附9.5.1(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商品要突出其特色,也即突出说明其特点的“四性”:
①地方性
②环保性
③实用性
④方便性
(二)、判断部分
1.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一个时代“生态觉醒”的产物。(  )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参见教材P8
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        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一个时代“生态觉醒”的产物
近、现代科技的发展,创造了灿烂的城市文明,并成为现代化和工业化的集中体现。然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热辐射、光辐射、化工装饰原料、城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等)也在城市文明中逐显出来,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环境学者、生态学者、林学家、生物学家、医学家纷纷投入进行深入研究,认识到城市的热、光、电、放射性、化学污染、灰尘、噪音等环境因子已严重影响了人们健康和生存。由此,世界各国兴起了“环境和自然保护”的绿色浪潮,20世纪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诞生,不断发展并日益深入人心,绿色消费和绿色运动逐步成为时尚,越来越多人希望返璞归真,到静谧、优美、洁净、开阔的环境中去感悟大自然,放松心情,融入自然之中,生态旅游应运而生。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
2.生态旅游系统由主体(生态旅游资源)、客体(生态旅游者)、媒体(生态旅游环境)和载体(生态旅游业)四大要素组成。(   )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系统,参见教材P71
附2.4.3(考核知识点解释):
根据系统的观点,生态旅游同样也是一个系统。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它无疑也与其周围的主体和环境形成一个特殊的生态旅游系统。利用系统论思想来协调生态旅游中主体和客体之间以及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对于生态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旅游系统由主体(生态旅游者)、客体(生态旅游资源)、媒体(生态旅游业)和载体(生态旅游环境)四大要素组成。
3.生态旅游者与传统大众旅游者的差异并不在于旅游消费的方式和结果不同,而在于他们的旅游目的地。(  )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的区别,参见教材P79
附3.1.2(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者与传统大众旅游者的差异并不在于他们的旅游目的地,而在于旅游消费的方式和结果不同。事实上,并非所有的自然旅游资源都是生态旅游产品,只有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论证计算出环境容量和承载力指标,并建立严格有效的管理监督体系,以确保既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又不至于破坏生态环境的产品才是真正的生态旅游产品。只有购买了生态旅游产品的消费才能被称为生态旅游者。而到未按照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要求进行开发的目的地去旅游,不论其目的地是森林公园还是自然保护区,都只能算作传统旅游者。如果混淆了这个区别,生态旅游就会变成一种市场炒作,而失去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甚至会使“生态旅游”变成破坏生态的旅游。
表1  传统大众旅游者与生态旅游者之比较

4.生态旅游者保护性旅游行为就是指带有环境意识的旅游行为过程,这种行为在吃、住、行、游、购、娱六个环节中很注重保护,强调旅游与保护的和谐统一,而不只着重偏向某一方面。(  )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者保护性旅游行为的概念,参见教材P117
附5.1.1(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者保护性行为就是指带有环境意识的旅游行为过程,这种行为在吃、住、行、游、购、娱六个环节中很注重保护,强调旅游与保护的和谐统一,而不只着重偏向某一方面。
5.生态旅游属于保护性旅游,所以生态旅游不但不会带来环境破坏问题,还能促进目的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 )
★考核知识点:保护性旅游行为层次和保护行动指南,参见教材P119
附5.1.2(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者保护性旅游行为分为三个层次:
①基本层次:亲近自然→享受自然
②提高层次:学习自然→探索自然
③专门层次:保护自然→爱护自然
而且只要有旅游行动,肯定避免不了破坏环境的可能,只是破坏环境的严重性大小不同而已。
二、名词解释
1.生态旅游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定义,参见教材P17-18
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目前,国际上关于生态旅游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早在1983年,首次使用“生态旅游”的谢贝洛斯•拉斯喀瑞给出了生态旅游定义: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受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
生态旅游的定义一经提出,在全球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各国纷纷在生态旅游的开发实践中不断理解、丰富、发展生态旅游的内涵,研究者们各抒己见,目前已经提出了上百种定义。在这上百种定义下,生态旅游与诸如绿色旅游、自然旅游、可持续旅游等概念含糊交叉。
虽然至今尚未统一口径,但对其基本内涵的理解已日趋于一致。世界各国普遍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在众多的早期定义中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定义:“在自然区域所开展的负责任的旅游的同时,既保护了环境,又发展了当地人的福利事业。”因此,生态旅游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仅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即保护性的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促进最大限度减少负面影响的旅游方式,而同时也能加强旅游业所能带来的正面效应。
2.生态旅游者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者定义,参见教材P78
附3.1.1(考核知识点解释):
     广义的生态旅游者,指的是到生态旅游区的所有旅游者。
     狭义的生态旅者指的是对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负有责任的旅游者。根据这个定义,生态旅游者仅指来到生态旅游区并对环保与经济发展负有一定责任的那部分旅游者。
3.生态旅游者保护性旅游行为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者保护性行为定义,参见教材P117
附5.1.1(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者保护性行为就是指带有环境意识的旅游行为过程,这种行为在吃、住、行、游、购、娱六个环节中很注重保护,强调旅游与保护的和谐统一,而不只着重偏向某一方面。
4.生态旅游流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流定义,参见教材P133
附5.3.1(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流就是以生态旅游客流为主,涵盖了生态旅游信息流、生态旅游物流、生态旅游能流和生态旅游价值流的一个复杂的系统。
5.生态旅游资源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资源定义,参见教材P143
附6.1.1(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是生态旅游者感受生态体验的物质对象。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能够吸引赏客前来观光并起到教育作用的各种生态因子(物质、能量、空间、时间以及多样性)和生态现象(如大自然中的食物链、生物多样性、季节的变化)的旅游吸引物,都称为生态旅游资源。
6.生态旅游业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业定义,参见教材P212
附9.1.1(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业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基础,为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7.生态旅游环境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环境定义,参见教材P280
附12.1.2(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环境是以生态旅游为中心的环境,是指生态旅游活动得以生存、进行和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
8.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定义,参见教材P299
附13.1.1(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是某一生态旅游目的地,在特定的时期内,在保证该生态旅游目的地资源与生产的连续性、生态的完整性、文化的连续性、发展质量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或者说旅游活动的强度。
9.生态旅游饱和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饱和定义,参见教材P320
附13.3.2(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地域承受的旅游者人数或活动量达到其极限容量,叫生态旅游饱和。主要类型有:①短期性饱和或超载;②长期连续性饱和及超载;③空间上的整体性饱和及超载;④空间上的局部性饱和及超载。
10. 疏载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疏载定义,参见教材P323
附13.3.3(考核知识点解释):
疏载指生态旅游地或场所的旅游流量过于稀疏,旅游者数量或活动强度远离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最宜值或极限值,造成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闲置,而导致资源和设施浪费。
三、简答
1.简述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主要区别。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区别,参见教材P14
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
大众旅游,首先是指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大众旅游的另外一层含意则是现代旅游活动开始形成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并且形成广大民众中占支配地位的旅游形式。所谓大众型,主要是指旅游者在旅行社的组织和安排下,借助各类旅游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按照规定的时间、线路和活动的内容,有计划的完成全程旅游活动。
最大的区别在于: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仅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即保护性的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促进最大限度减少负面影响的旅游方式,而同时也能加强旅游业所能带来的正面效应。
2.简述生态旅游的四大理念、三大要点。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的理念和要点,参见教材P18-28
附1.2.2(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四大理念”:
①保护性
早期的生态旅游是在传统大众旅游背景下,针对其旅游活动对资源及环境的负面影响而提出的。早在“生态旅游”这一专业名词出现之前,1980年加拿大学者克劳德•莫林(Claude Moulin)就提出了生态性旅游。和传统大众旅游相比,生态性旅游的最大特征就是“保护性”,强调对旅游对象的保护。
②自然性
1983年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生态旅游定义,并在1988年进一步完善,在他提出的定义中,他将的生态旅游活动的地点认定为“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
1990年,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人员伊丽莎白•布在著作《生态旅游:潜力与陷阱》中提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涉及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野生动植物等特定目的而到受干扰较少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这里同样强调了“自然区域”。
1992年生态旅游的自然性在国际资源组织的生态旅游定义中得以进一步深化,该定义也再一次强调了生态旅游的自然性理念。
③社区参与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人员伊丽莎白•布1992年重新给出的生态旅游定义、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给出生态旅游定义以及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出的生态旅游定义中,分别在强调了“保护性”理念和“自然性”理念的基础上,都进一步增加了生态旅游“维系当地人民生活”的理念,强调了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除了“保护旅游对象不受危害”外,还应在“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使当地居民受益”,“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等 方面承担责任。
④环境教育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理念与“维系当地人民生活”理念基本上在同一阶段出现。如前所述,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人员伊丽莎白•布1992年重新给出的生态旅游定义中,在提出生态旅游应该“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生态旅游应该“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后来分别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与自然保护区会议上提出的生态旅游定义中,也强调了生态旅游对旅游者实行“环境教育”理念。
生态旅游“三大要点”:
要点一:生态旅游活动的性质
从旅游活动性质上分析,生态旅游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层次的专项旅游活动,与传统大众旅游最大的差异体现在三个字上,即新、高、专。
①新观点。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新”不仅体现在时间上的新近兴起,更体现在认识上的新观点,这就是保护。
②高层次。主要指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追求的高品位。
③专项性。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出了注重美学,更重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哲学含量,让产品向旅游者展示自然深层次的奥秘、人与自然和谐的美,思考人与自然深层次的关系,发挥生态旅游唤醒民众环境意识的环境教育功能。
要点二:生态旅游的对象
在生态旅游最初的概念中,生态旅游的对象主要限定为“自然景观”。
要点三:生态旅游者的范畴
在生态旅游的概念中,最不明确的当数生态旅游的主体即生态旅游者的范畴。从生态旅游者活动性质的“高层次”来看,落实到旅游者,体现在“高素质”和“高消费”。高素质指生态旅游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环保及精神需求素质。高消费是指生态旅旅游者的经济消费水平高。
3.简述生态旅游的功能。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的功能,参见教材P32-35
附1.3.2(考核知识点解释):
①观光游览的旅游功能
②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
③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功能
④环境教育功能
4.简述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理论,参见教材P42-74
附2.1.1(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理论:
①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②生态美理论
③可持续发展理论
④系统理论
5.简述生态旅游者与传统大众旅游者的区别。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者与传统大众旅游者区别,参见教材P79
附3.1.2(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者与传统大众旅游者的差异并不在于他们的旅游目的地,而在于旅游消费的方式和结果不同。事实上,并非所有的自然旅游资源都是生态旅游产品,只有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论证计算出环境容量和承载力指标,并建立严格有效的管理监督体系,以确保既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又不至于破坏生态环境的产品才是真正的生态旅游产品。只有购买了生态旅游产品的消费才能被称为生态旅游者。而到未按照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要求进行开发的目的地去旅游,不论其目的地是森林公园还是自然保护区,都只能算作传统旅游者。如果混淆了这个区别,生态旅游就会变成一种市场炒作,而失去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甚至会使“生态旅游”变成破坏生态的旅游。
生态旅游者与传统大众旅游者比较

6.简述生态旅游者具有哪些权利和责任。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者权益和义务,参见教材P80
附3.1.3(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者的权益,有一个特定的范畴,它是指生态旅游者在购买了生态旅游产品和接受旅游服务时享受的基本权益。生态旅游者的基本权益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        自由选择,知悉真实信息的权益
•        人身、财产安全受保护的权益
•        获得质价相符的商品与服务的权益
生态旅游者在享受权益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按照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的定义,生态旅游是负有保护环境与促进当地人们富裕的双重责任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者的责任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        环境保护的责任
    尊重旅游目的的生命、尊重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尊重旅游目的地的生态过程、尊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
•        促进旅游社区经济发展的责任
7.简述生态旅游者的分类。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者的分类,参见教材P85-93
附3.3.1(考核知识点解释):
一、以生态意识为标准进行分类
依据生态旅游者生态环境意识强弱,将生态旅游者划分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者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以及介于两种类型之间的组织生态旅游者。
•        严格的生态旅游者
     特点:生态意识更强、环境责任感更深刻、显著区别大众旅者。
•        一般的生态旅游者
      特点:生态意识限于表层、环境责任感较为浅显、旅游行为类似于大众旅游者
•        组织性生态旅游者
     特点:介于严格生态旅游者与一般生态旅游者之间。
二、以国境国界为标准进行分类
所谓国境国界标准是依据生态旅游者定居或长居(连续居住1年以上)国的国境和生态旅游者是否跨越国界为依据对生态旅游者进行分类。依据这一标准,可将生态旅游者分为:
•        国际生态旅游者
•        国内生态旅游者
三、以组织形式为标准进行分类
组织形式标准即根据旅游者的组织形式对旅游者进行分类。依据这一标准,可将生态旅游者分为:
•        团体生态旅游者
•        散客生态旅游者
四、以目的方式为标准进行分类
•        观光型生态旅游者
•        参与型生态旅游者
•        专门型生态旅游者
•        综合型生态旅游者
五、以其他标准进行的分类
除了上述4个分类标准外,还有以旅游对象、费用来源、旅游内容、年龄特征等为标准进行的分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与问题的需要而选用。
     ①按旅游对象标准:自然生态旅游者与文化生态旅游者;
     ②按费用来源标准:自费生态旅游者、公费生态旅游者;
     ③按旅游内容标准:宗教生态旅游者、考古生态旅游者、民俗风情生态旅游者、探险生态旅游者等;
     ④按年龄特征标准:青少年生态旅游者、中年生态旅游者、老年生态旅游者等。
8.简述生态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者形成条件,参见教材P95-99
附4.1(考核知识点解释):
一、经济能力
①可自由支配收入
可自由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可支配收入中支付了必要开支后剩余的部分。这些必要开支是指生活中相对固定的费用,如水电费、孩子受教育开支、房租或者购房抵押贷款引起的月付金,有些人还有商业保险费、汽车维护费等。这一部分收入的消费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另外一种是旅游(包括生态旅游)消费。
②生态旅游消费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美元,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的动机;达到1000美元时,将产生跨国旅游的动机;超过3000美元时,将产生洲际旅游的动机。生态旅游由于管理与保护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总体来说,生态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比传统大众旅游者要高些。以美国1980年的水平为例,一般性观光旅游,每人每天平均消费46-57美元,而以高层次科学文化考察为内容的生态旅游,每人每天平均消费80-100美元。
二、休闲时间
休闲时间是指人们在劳动时间之外,除去满足生理需要和家庭劳动需要等生活支出后,剩余下的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随着社会发展,促进了休闲时间的总多,这为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为充裕的时间条件。
人类的休闲活动丰富多彩,如旅游、健身、娱乐、购物、园艺、阅读、业余文学创作、社团活动等等,如果人们仅仅是以消遣为目的开展一些活动的话,那只是打发时间,无法实现自我发展。一般意义上的休闲是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获得身心愉悦,精神满足为目的,而不考虑是否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生态休闲既体现了人的价值,又兼顾了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正体现了这一点,这种活动形式并非单纯地到自然界中走走看看,欣赏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在休闲中通过对环境的审美感觉,使人发现生态环境的意义和人在保护生态环境中重要作用。因此,生态旅游是时尚的休闲方式。
三、社会经济环境
社会经济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现状,其对生态旅游者的形成有直接与间接的影响。
四、身体状况
一个人的身体能力和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他能否成为一名生态旅游者。由于生态旅游是在大自然中进行,对体力的要求比较高,对体能的消耗较大,身体状况成了能否出游的重要生理性因素,尤其登山探险生态旅游、自行车旅游、滑雪旅游、海洋生态旅游等生态旅游活动形式对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更高,身体是能否参加生态旅游的决定性因素。
9.简述生态旅游者培养的内容。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者培养,参见教材P109-110
附4.3.2(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要旨之一是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受到保护,除了制定相应的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外,还要大力加强环保知识在旅游者中的普及工作。一个人通过环境教育,从而成为向往大自然、自觉保护大自然的生态旅游者的过程就是生态旅游者的培养过程。
生态旅游者的培养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自然知识、环境意识、活动指南。自然知识是提高环境意识的基础,通过理解自然达到欣赏自然,通过欣赏自然达到保护自然。
10.简述生态旅游者培养的途径有哪些?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者培养,参见教材P110-114
附4.3.3(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者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综合的过程,需要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自我学习
②社会教育
③生态旅游区现场教育
生态旅游区现场教育就是通过建立环境解说系统,利用环境解说的各种方式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培养。生态旅游区环境解说的方式有:向导式解说系统、自导式解说系统。
11.简述生态旅游者保护性行为特点有哪些?         
★考核知识点:生态旅游者保护性行为,参见教材P117-118
附5.1.1(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者保护性行为就是指带有环境意识的旅游行为过程,这种行为在吃、住、行、游、购、娱六个环节中很注重保护,强调旅游与保护的和谐统一,而不只着重偏向某一方面。
特点:
①环保性
②知识性
③参与性
④替代性
12.简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参见教材P150-156
附6.2.1(考核知识点解释):
一、生态特征
原生性与和谐性、整体性与系统性、脆弱性与保护型
二、自然特征
广泛性与地域性、季节性与时代性
三、社会特征
精神价值的无限性、特异的民族性
四、经济特征
不可移置与可更新性、市场需求多样性、旅游经营的垄断性。
13.简述生态旅游资源类型。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参见教材P169-183
附7.3(考核知识点解释):
一、陆地生态旅游资源
① 森林型生态旅游资源
主要指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组合,包括各种的温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雨林等,在中国还有面积广大的竹林植被。中国是世界上森林风景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
② 草原型生态旅游资源
草原是指以近乎连绵不绝的禾草植被覆盖为主的地区,草原植被是世界所有植被类型中分布最广大的。以草原植被为主体的生态旅游资源,多展现的是辽阔高远的自然风貌,以及其在马背上的牧游文化。中国有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品位较高的草原型生态旅游资源。
③ 荒漠型生态旅游资源
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极少、蒸发强烈,植被缺乏、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其蒸发量超过降水量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流沙、泥滩、戈壁分布的地区。荒漠作为生态旅游资源不是以“山清水秀”引发人们感官的愉悦,而是以它一望无际的旷远之美吸引旅游者,更为重要的是在荒漠生态系统中,生命在“逆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即丰富的“生态美”内涵。
三、水体生态旅游资源
① 海洋型生态旅游资源
指以海洋、海岛为主,也包括众多的海洋生物和岛屿生物在内为主题组合形成的生态旅游资源,适于开展休闲度假、水上运动、科普活动等。中国东南两面濒临海洋,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的北仑河口,长达18000余公里,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② 湖泊型生态旅游资源
地面上陆地积水形成比较宽广的水域成为湖泊。湖泊以其烟波浩淼的旷远之美及与周围山地森林共同构成的“山清水秀”的景色,再加上湖滨的湖水潜在的游泳、潜水等水中娱乐功能,使湖泊成为对旅游者具有很大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中国的青海湖、鄱阳湖、太湖及云南滇池等。
③ 温泉型生态旅游资源
温泉一般是指高于25℃的泉水。温泉是一种自然疗法大部份的化学物质会沉淀在皮肤上,改变皮肤酸碱度,故具有吸收、沉淀及清除的作用,其化学物质可刺激自律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发现的水温在25℃以上的温泉约有4000多处,遍及全国各地。温泉主要分布特征是:以西藏南部、云南西部和台湾省比较密集,温度也较高;其次是东南沿海各省和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地,其数量和温度不及前者。我国著名的温泉有:黑龙江五大连池、青岛崂山矿泉、吉林长白山温泉、辽宁汤岗子温泉和兴城温泉、北京小汤山温泉、河北承德热河温泉、内蒙古阿尔山温泉、江苏南京汤山温泉、福州温泉、广州从化温泉、陕西临潼华清池、重庆南北温泉、云南腾冲温泉等。
④ 河流型生态旅游资源
河流是指降水或地下涌出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性的沿流水本身塑造的洼地流动的水体。中国著名的大江大河很多,例如长江、黄河等。在这些河流型生态旅游资源中,可以开展探大江大河之源、观瀑布、漂流、观光等生态旅游活动。
四、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① 田园风光型生态旅游资源
田园风光是传统农业顺应大自然,与大自然共同营造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审美价值的种植景观,根据种植景观的不同可以分为乔木、矮树、灌木和草本四类。
② 牧场型生态旅游资源
在草原地区,大规模地放牧牛、羊等动物所形成的动物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牧场景观,对久居闹市的城市人来说堪称“室外桃园”。我国东北草原牧区、内蒙牧区及高山草甸牧区均以此作为吸引旅游者的生态旅游资源。
③ 渔区型生态旅游资源
渔区指渔业的生产区域。从区域上看,主要是以海上和湖上的捕捞区范围为主。位于东海的舟山群岛附近海域,盛产大、小黄鱼,墨鱼和带鱼,是我国著名的渔场之一。这些渔区可开展观鱼、钓鱼、品尝海鲜等生态旅游活动。
五、园林生态旅游资源
① 中国园林型生态旅游资源
② 西方园林生态旅游资源
六、科普生态旅游资源
① 植物园
② 野生动物园
③ 世界园艺博览会
④ 自然博物馆
六、自然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① 北极地区
② 南极地区
③ 山岳冰川
七、文化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① 中华五岳
② 宗教名山
③ “龙山”
八、法律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① 世界自然遗产
② 自然保护区
③ 森林公园
④ 风景名胜区
14.简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程序和方法。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程序和方法,参见教材第七章ppt
附7.3(考核知识点解释):
一、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程序
①生态旅游资源调查
调查是评价的基本依据,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进行。生态旅游资源调查除了一般的初步调查、系统调查和详细调查外,专业调查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生态旅游资源调查队伍需要地理学家、生物学家和民俗学家的参与,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和特色。
②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根据生态旅游资源调查成果,同时结合评价者的实地考察或旅游。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包括专家评价和游客评价。专家包括旅游、生态、生物、地理、经济、文化、社会、行政、环境、体育、卫生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尚未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的游人评价,可参照已开发的同类生态旅游资源的游人评价。为体现专家评价与游客评价各自不同的重要性和权重的不可比性,建议二者评价的定量经纬度海拔高度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分值相乘得出综合分值,而不用相加。
③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开发后验证
由于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尚属新生事物,必须进行资源开发后的适宜性验证。验证时要排除因不按照资源评价所提示开发方向而随意开发的后果对资源评价的干扰。开发后验证可以修正资源评价标准体系。
评价标准体系分为专家和游人两种。游人评价对象为已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游人对未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可参考对同质同构资源的评价。
二、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有:经济评价、单因子评价和多因子综合量化评价等三种。
15.简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思路,参见P184-195
附8.1(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思路
一、新目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定位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内涵有三个要点:第一是限制性条件,即开发的限制性前提是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第二是最大效益,即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近期目标是获得最大的效益,这一最大效益不是三大效益中的某一效益最大化,而是三大效益协调发展而呈现的综合效益最大化;第三是可持续效益,即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远期目标是获得可持续的最大效益,这一可持续效益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环境可持续基础上的整体三大综合效益的可持续。
二、新观点-系统观点、保护的观点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应坚持系统的观点,从系统的角度明晰保护的对象及关键。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应将开发对象视为一个系统,这一系统是由生态、社会和经济复合而成的系统。
另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强调保护性观点,保护资源环境、保护社会文化、保护经济利益。
三、新模式-“护源”、“三Z”开发投入模式
①“护源”开发导向模式
  保护旅游资源和客源
②“三Z”开发投入模式
“资源-知识-资金”开发投入模式
四、新认识-循环开发过程

五、新原则-保护性开发十大原则
        承载力控制原则
        原汁原味原则
        社区居民参与原则
        环境教育原则
        依法开发原则
        资源和知识有价原则
        清洁生产、节约资源原则
        资金回投原则
        技术培训原则
        保护旅游者原则
16.简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规划步骤。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步骤,参见P195-196
附8.2(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步骤:
1)        旅游市场分析
2)        确定开发目标和保护对象
3)        自然生态环境的调查评价
4)        确定旅游承载量
5)        旅游设施的设计
6)        社区参与的设计
7)        形成规划方案
8)        环境影响评价
9)        执行规划
10)        环境监测
11)        优化规划设计
17.简述生态旅游业的性质与特点。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业性质与特点,参见P213-214
附9.1.2(考核知识点解释):
一、生态旅游业的性质
经济性、文化性、生态性
二、生态旅游业的特点
综合性、动态性、可持续性
18.简述旅行社在生态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考核知识点: 旅行社在生态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参见P215
附9.2.1(考核知识点解释):
A)        旅行社是生态旅游业各项产品的组织销售者
B)        旅行社是生态旅游者和生态旅游企业之间的媒介和协调者
C)        旅行社是生态旅游者顺利完成生态旅游计划的执行者
19.简述生态饭店的特点。       
★考核知识点: 生态饭店的特点,参见P221
附9.3.2(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饭店的特点
1)        清洁生产化
清洁能源
清洁生产过程
清洁产品
2)        服务生态化
服务产品生态化、服务过程生态化。
3)        资源厉行节约
减量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替代原则。
4)        绿色企业文化
20.简述生态旅游商品的特点。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商品,参见P231
附9.5.1(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商品特点:
①地方性
②环保性
③实用性
④方便性
21.简述生态旅游行业管理的内容。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行业管理,参见P236
附10.1.2(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行业管理的内容:
①市场引导和维持秩序
②行业服务性
③行业协调性
22.简述生态旅游行业管理的工作思路。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行业管理,参见P237-241
附10.1.3(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行业管理的工作思路:
①形成一个体系
形成一个涉及旅游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体系。
②营造两个环境
旅游环境、经营环境
③三个符合
符合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符合生态旅游市场的长远发展;符合国际惯例
④四个依靠
依靠标准化开拓行业管理范围、依靠法规建设巩固行业管理成果;依靠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依靠服务质量促进企业发展。
23.简述生态旅游社区管理的目标与途径。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社区管理,参见P243-245
附10.2.2(考核知识点解释):
一、生态旅游社区管理目标:
A)        提高社区人们生活质量
B)        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体验
C)        社区和生态旅游者所共同依赖的环境质量得到维护
二、生态旅游社区管理途径
A)        加强宣传、培训和教育
B)        引导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
C)        提高居民合理利用资源的能力
24.简述生态旅游区环境管理的对策。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环境管理,参见P250-251
附10.3.2(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环境管理对策:
A)        制定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B)        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C)        开展旅游环境保护科学研究
D)        强化法制观念
E)        加强旅游者的生态管理
F)        建立生态旅游环境监测系统
25.简述生态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活动“三体”的关系。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活动“三体”的关系,参见P281-283
附12.1.2(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环境是以生态旅游为中心的环境,是指生态旅游活动得以生存、进行和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
一、生态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者
生态旅游环境是吸引生态旅游者出游的动机;生态旅游者绝大多数是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者,也是生态旅游环境的使用者和保护者。生态旅游环境和生态旅游者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二、生态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环境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环境直接影响生态旅游资源储量、生态旅游资源利用效益、生态旅游废物处理效益,也间接影响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模式、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模式,从而影响到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生态旅游业的运行。
三、生态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业
生态旅游环境是生态旅游业系统赖以生存的载体,是生态旅游得以发展的基础。
26.简述生态旅游环境的构成。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环境构成,参见P285-289
附12.2(考核知识点解释):
一、自然生态旅游环境
自然生态旅游环境是指由自然界的一些自然要素,诸如旅游地域的地质、地貌、气候、水体、动植物等所组成的自然环境综合体。
二、社会文化生态旅游环境
社会文化生态旅游环境是指政府或有关组织对生态旅游的支持程度以及人们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指导下的文化环境氛围。
三、生态经济旅游环境
主要包括:外部生态经济旅游环境、内部生态经济旅游环境
四、生态旅游气氛环境
生态旅游气氛环境是指由历史和现代旅游开发所形成的反应地方生态或民族生态、当地社区和旅游者生态旅游意识的环境,它对生态旅游开发和发展往往影响很大。
27.简述生态旅游环境的特点。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环境,参见P291-295
附12.3(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环境的特点:
A)        组成上的综合性
B)        功能上的多元性
C)        价值上的不确定性
D)        容量上的有限性
E)        产权上的公共性
F)        利用上的相对永续性
28.简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确定与量测方法。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参见P310-312
附13.2.3(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是由一系列的容量所组成的概念体系,主要包括自然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社会文化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生态经济旅游环境容量、生态旅游气氛环境容量四个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必须真实地反映出生态旅游环境的真实性-实际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及其阈值的变化。这种“真实”的反应就需要有实证的研究方法,实证的研究方法也是目前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常用的、有效的方法。
不同的生态旅游环境宜采用不同的容量研究方法。如天然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宜采取长期定位容量研究。
不同的生态旅游地域,其他区域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可以作为参考,但是必须进行修正。
一、经验量测法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经验量测法是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而得出其经验值或经验公式。这种量测方法运用于生态旅游空间环境容量、自然资源环境容量、生态旅游气氛环境容量、旅游者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等的量测上。常用的方法有:
①自我体验法
②调查统计法
③航拍问卷法
二、理论推测法
理论推测法往往在调查研究或经验量测法的基础上,对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推算,以求得更合适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主要有单项推测法和综合推测法。单项推测法是指对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体系中某一个方面的容量进行推测。综合推测法指对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推测,利用木桶原理来获得最真实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29.简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调控的基本方法。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参见P319-320
附13.3.1(考核知识点解释):
①设施容量的调控
扩大规模、调整结构
②生态容量与社会容量的调控
加强环境要素的管理、合理确定旅游设施的选址、利用时间差异进行分流、充分运用游客管理手段以及其他方法。
30.简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饱和及超载的调控。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参见P322-323
附13.3.2(考核知识点解释):
①协调好旅游供求关系,适当分流;
②淡季的修养生息与环境补给;
③轮流开放,分区恢复;
④人工治理受损环境,加快旅游环境恢复
31.简述疏载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措施。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参见P324-326
附13.3.3(考核知识点解释):
疏载指生态旅游地或场所的旅游流量过于稀疏,旅游者数量或活动强度远离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最宜值或极限值,造成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闲置,而导致资源和设施浪费。
“疏载”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措施:
①充分挖掘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开发吸引力大的生态旅游产品;
②充分重视资源和环境价值,实施综合开发;
③重视旅游宣传促销,实施“引凤”工程;
④注意生态旅游产品更新换代,克服衰退现象;
⑤以“热”带“冷”,促进生态旅游全面发展。
四、论述题
1.目前我国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考核知识点: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参见课堂ppt
附1.1(考核知识点解释):
①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理解和认识不够。目前,中国对于生态旅游的内涵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分歧,不少人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走向大自然,对生态旅游的含义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忽视了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和文化保护的意义。这种观点实质上是把生态旅游和自然旅游等同,明显是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泛化理解。
甚者,有人提出在城市发展生态旅游。根据R•福尔曼和M•戈德罗恩的观点,地球上的景观按照人类的干扰强度由弱到强可以被划分为自然景观、管理景观、耕作景观、城郊景观和城市景观。生态旅游地只应属于自然景观、管理景观和耕作景观中的某一特定领域,而不可能出现在城市景观或城郊景观中。
②缺乏全面评估和规划。中国发展生态旅游已近20年,但关于生态旅游发展的评估还很少。生态旅游发展的评估依赖于众多的生态学、环境学、旅游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专家参与,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尚短,目前尚缺生态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许多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地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在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宝贵旅游资的损害与浪费。
③生态旅游发展所需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很专业化的要求,技术较为复杂,而在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涉及的调查、评估和保护措施依赖于生物、地理、气候等诸多领域的专家参与,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时间较短,生态学和旅游学相对独立,缺乏综合性人才,不仅体现在经营、开发、管理层面,也体现在宣传和服务层面。另外,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缺乏资金和必要的仪器,无法进行环境监测工作。调查显示,目前在已经开展旅游的景区中,仅有16%的景区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
④生态旅游认证推广不足。中国目前对生态旅游认证基本上停留在认识阶段,还没有自主的、专门针对生态旅游产品认证的标准,而且国内旅游经营企业对参与生态旅游产品认证的重要性认识也不足。迄今为止,全国只有三星堆遗址博物馆、蜀南竹海国家级风景区等12家单位注册了“绿色环球21”认证体系,仅有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和黄龙风景名胜区通过了“绿色环球21”严格的认证评估,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通过了NEAP的“高级生态旅游认证”。
⑤对生态旅游产品的监管不足,假冒的生态旅游产品不断出现。当前,由于中国对于什么样的产品可以称为生态旅游产品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些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在主观上有意识地曲解生态旅游,以至于“生态旅游”被当作一种时髦的标签在旅游营销中滥用,许多号称是“生态旅游”的产品只不过是商家用以招徕客源的幌子,以迎合旅游者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如在当前报刊和网络上宣传的众多“生态旅游”产品中,大多数只是因为游览线中含有较好的自然景观就自称为生态旅游,其实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自然观光,购买了此种产品的游客远不能享受到深度了解和认识自然的服务。
⑥社区没有真正参与。目前中国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现行管理体制的原因,社区参与的主要形式只局限于当地人出售旅游纪念品的阶段,社区还没真正参与到生态旅游发展中去。原本属于当地社区的资源甚至当地人的生活与活动都成了经营者向游客提供的商业产品的一部分。当地居民土生土长的风景资源在旅游经营者和生态旅游者进入之后,经营者成为生态旅游的最大受益者,而当地居民却往往成为负面影响的承受者。旅游经营者若单从自身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无异于为将来埋伏巨大危机,因为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阶段,社区没有真正参与会导致资源的再度争夺,进一步加剧保护区与当地社区的矛盾。
⑦生态旅游区归属不清,管理混乱。作为生态旅游主要载体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分别归属林业部门、建设部门、环保部门、水利水电部门等多部门管理,作为主要行业管理者的国家旅游局很难有所作为。在缺乏必要的管理机制的情况下,政府部门、旅游业者、游客和旅游地所在社区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无法确保部分生态旅游的收入用于环境保护,无法保障社区群众合法权益,更不能保障游客能够获得充分的环境教育。在保护区一哄而上搞开发的时候,这种管理上的错位和缺位必然引发对环境涸泽而渔的利用。
⑧相关政策法规严重滞后。在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像美国、澳大利亚等其有关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都非常细化,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而中国至今尚无一部国家级的针对生态旅游的专门性法规,更不用说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中国虽然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规范和指导意义,但对于在生态脆弱地带开展生态旅游,这些法律明显过于粗略,具体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就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
2.论述目前国际生态旅游业发展趋势?
★考核知识点: 国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参见P273
附12.2.3(考核知识点解释):
国际生态旅游业发展趋势:
①生态旅游者将持续增加
随着当今全球性环境与发展问题日趋尖锐,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不同程度加大了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浓厚,“回归自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为拓宽生态旅游客源市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另外,生态旅游的主动参与性更加合乎体验新人生经历、实现自我的心理需求,使重游率稳重有升,因此生态旅游者将持续增加。
②生态旅游将在世界旅游业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
生态旅游最初是作为专项旅游产品,出现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但随着生态旅游所倡导的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观念深入人心,生态旅游的范畴从自然生态资源延伸到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生态资源,生态旅游将被主流市场接受并成为受欢迎的现代大众旅游新形式的主体,不论是旅游者数量,还是旅游收入都在世界旅游业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③生态旅游业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由于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在世界旅游业体系中的比重逐步上升,与生态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吃、住、行、游、购、娱”将进一步完善,旅行社将有越来越多的生态旅游专职导游,旅游饭店食宿与旅游交通方式将更加符合环保要求,购买生态旅游纪念品将成为新的旅游消费时尚。
④生态旅游产品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
由于生态旅游者的经历不断丰富,对生态旅游者产品的个性和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应从规划设计入手,充分考虑利用现有服务设施和社会条件,深入发掘生态资源内涵,在主题策划、线路组合、宣传促销等方面做好工作,推进生态旅游产品步入投入少、产出快、加工深、收益高的经营阶段,维持整个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业务题
案例一:卧龙中华大熊猫生态旅游区
以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主要载体,面积20万平方公里,有全国10%的大熊猫,是四川五大旅游精品之一。生态旅游建设的重点是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开展以保护大熊猫及其生存环境为主题的生态旅游项目。
该区生态环境脆弱,要切实做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严格实施核心区保护,所有旅游项目只能在实验区进行;加强环境容量监测,控制游人数量;加快实施生态移民,移民后的土地全部还林还草;建设给排水及废弃物处理设施;加强省道303线(木江坪至邓生段)绿化,建设花红树大熊猫园生态林,完成皮条河全流域还水及沿岸生态林工程;在卧龙镇建大熊猫生态保护宣教中心。
大熊猫是四川省旅游品牌形象,大熊猫栖息地是世界自然遗产,具有垄断、唯一、不可模仿的资源优势。本区重点推出以保护大熊猫为主题的生态旅游项目,包括大熊猫生态观光、徒步、探险以及生态度假等。建设核桃坪—花红树大熊猫科研与观赏区、大熊猫科研科普基地、大熊猫半野生放养园、半野生圈养园等;建设邓生—巴郎山大熊猫原生环境生态旅游景区,开展徒步、探险、野营、珍稀动植物观赏等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建设耿达镇生态休闲度假区。
问题:
探讨一下卧龙中华大熊猫生态旅游区成功经验。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案例,参见P203-207
附8.3(考核知识点解释):
卧龙中华大熊猫生态旅游区成功经验:
一、进行功能分区、严格实施核心区保护,所有旅游项目只能在实验区进行。
生态旅游区的功能分区是根据生态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保护对象级别、资源的重要性等划分出不同的保护与管理区域,进而对这些区域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对生态旅游区进行功能分区的研究,是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生态旅游区资源管理和保护不可缺少的手段。通过功能分区,明确每一区域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面临的问题和可能产生的变化,确定重点保护,实行动态监测。不仅可以保护生态旅游区内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还可以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促进保护生态旅游区资源保护的同时为保护生态旅游区创收,带动地方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
二、加强环境容量监测,控制游人数量
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旅游者就是一个污染源,旅游设施密度越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有的生态旅游区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使游客空间分布不均,导致景观和生态的破坏,违反了生态旅游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状态的开发原则,导致旅游资源退化。随着生态旅游热的掀起,生态旅游区内脆弱的生态系统也遭到致命的打击。因此,生态旅游区应加强监测,控制游客数量,防止超载导致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遭到破坏。
三、加快实施生态移民
生态旅游区内的原住民的生产生活一样会影响到生态旅游区的资源与环境,为了生态区的资源环境的保护,应该实施生态移民,但是不能损害当地居民的利益。发展生态旅游应该积极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让他们理解发展生态旅游的收益和成本,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到生态旅游业中,并为当地居民提供相应的社会福利,把发展生态旅游获得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当地居民的社区发展,如建诊所、学校、饮水供应系统等。
四、对影响资源环境的旅游开发进行调整,建设给排水及废物处理设施
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一样会产生环境污染或破坏问题,例如湖泊水质污染、大气污染、植被受干扰、土壤踏实等影响,为解决这一系列环境影响,生态旅游景区应该建设相关配套的污染防治工程。
案例二:玉龙县玉湖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
玉湖村位于玉龙雪山南麓,距丽江市区18公里,平均海拔2730米,下辖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358户,1340人。幅员面积36.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74亩,人均耕地3.04亩。玉湖村旅游资源富集,有巨石壁字的玉柱擎天,美籍奥地利学者洛克旧居,以及千年古树、深潭瀑布、高山蚂蝗坝、仙迹崖、杜鹃山、木天王牧场等景区景点。三束河水、玉柱擎天水源、玉龙雪山融水在村内汇合,是丽江坝区的水源涵养区。玉湖村也是丽江最早对外开放的村庄,美藉奥地利学者洛克曾在此定居27年。目前,玉湖村已被列为省级民族文化保护区。
村党委经过认真调研分析,认为玉湖村地处玉龙雪山脚下,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由此提出了以“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组织群众发展旅游业的经济发展新思路。按照“资源共有、利益共享、人人参与、户户受益”的模式,成立了旅游开发合作社。在旅游内容上、经营管理、利益分配上采取了各项措施,兼顾了各方公平,获得了较好的成果。另外,党支部还立足玉湖旅游发展的实际,大力发展兼具食用和旅游观光价值的绿色生态养殖业和种植业,同时继承和弘扬纳西饮食文化,发展农家乐旅游接待服务,使游客在欣赏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风光的同时体验到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纳西族传统家宴,从而不断丰富了旅游内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玉湖村2006年旅游总收入达6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00元。村党支部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对公共设施景点、村委会活动场所等进行了改建。现在,村民们都自豪地说:“我们是进家舒心,出门放心,日子顺心。”
问题:
通过上述案例,探讨一下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护哪些利益群体?并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措施保护利益群体?
考核知识点:,参见Pl92-206。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案例,参见P203-207
附8.3(考核知识点解释):
知识点: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十大原则:社区居民参与原则,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设计实施细则-社区参与设计
1.上述案例中,涉及到的利益群体有当地居民、开发商、当地政府等。
2.对于当地居民的利益可以通过制订分红计划、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居住生活环境等保障措施;对于开发商,制订开发计划,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合理收取门票和经营各种服务;对于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与开发商签订协议,向开发商收取资源管理税费和押金,约束开发商,确保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案例三:黄山发展生态旅游
从黄山脚下乘缆车来到海拔1000多米的核心风景区,这里的楼堂馆所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在位于黄山西海景区的西海饭店旁边,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大工地:山体被炸开,地上挖了一个大坑,钢筋、水泥和碎石四处堆积,原来的植被已经荡然无存。据介绍,西海饭店将在这里修建一座新的宾馆。为了盈利,经营者在核心风景区内还办起了休闲中心,开起了商场,甚至还有珠宝店。修建楼堂馆所,首先不可避免的是开山炸石,伐木毁林。当楼堂馆所建好,紧随而来的是餐厅的油烟、宾馆的污水,还有遍地的生活垃圾。大自然恩赐给黄山的雨水和泉水,被人工水库拦截后不仅输往宾馆的每一个房间,而且还通向桑拿浴室和洗脚屋。在黄山核心风景区的7家宾馆,每一家都有耗水巨大的桑拿设施。
观瀑楼对面的瀑布叫“人字瀑”,一股瀑布飞流直下,在中途分为两股,像是在悬崖峭壁上写出的一个大大的“人” 字。但今天,峭壁上只剩下了瀑布曾经冲刷过的痕迹。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说,这样大兴土木破坏了黄山的自然生态,破坏了黄山的自然美,造成视觉污染,如果这样继续下去,黄山就有被列入世界遗产濒危名录的危险,甚至有取消遗产称号的危险。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谈谈怎样才能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考核知识点: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案例,参见P l85-206
附8.1(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思路:
按照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新观点-保护的观点,要注重资源的保护。黄山为了接待游客而建宾馆过度开采和利用水资源,造成“人字瀑”景观消失,不符合保护性开发。根据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新原则-原汁原味原则,要避免把城市现代化建筑移置到旅游景区。针对这一情况,黄山景区管委会应该拆除这些宾馆,将宾馆移至山下水资源充沛的地区。
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一
客服二
客服三
客服四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谋学网奥鹏同学群2
微信客服扫一扫

QQ|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网站特点|加入VIP|加盟合作|投诉建议|法律申明|Archiver|小黑屋|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 ( 湘ICP备2021015247号 )

GMT+8, 2024-4-27 09:21 , Processed in 0.12018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