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专业的奥鹏在线作业答案辅导网【官网】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扫一扫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VIP会员,3年作业免费下 !奥鹏作业,奥鹏毕业论文检测新手作业下载教程,充值问题没有找到答案,请在此处留言!
2022年5月最新全国统考资料投诉建议,加盟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奥鹏课程积分软件(2021年最新)
查看: 1491|回复: 0

东大15年6月《电子政务Ⅰ》考前复习题A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7 09: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谋学网
东北大学继教学院电子政务模拟练习A
一、选择题:
1.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于哪年颁布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                                                        [     ]
A.        2001年      B. 2002年       C. 2005年    D. 2008年                        
2. “某地政府只提供针对本地居民的就业服务”这说明政府公共服务存在什么特点?                        
  [     ]
A. 非营利性    B.垄断性         C.普遍性      D.特定性      
3.电子政务下的政府,其服务对象应以什么为中心?                       
[     ]
A. 以社会公众为中心             B.以政府为中心       
C.  以流程为中心                     D.以职能为中心       
4. 电子化公共服务与传统的政府服务的差异存在于?
                           [     ]
A.        业务流程不同                  B.服务对象不同
C.服务目的不同               D.提供服务者不同        
5. 中国的“电子政务工程”是从哪年正式开始的?
                                       [     ]
A. 2000年    B.2001年         C. 2002年     D. 2003年
6.政府的组织机构设计应以什么为中心?                                    
[     ]     
A. 以社会公众为中心        B.以政府为中心   
C.以流程为中心        D.以职能为中心      
7.目前解决电子政务资金困难的最主要的方法依然是?                    [     ]
A.        财政拨款  B.企业资助       C.社会捐款     D.风险投资            
      
8. 国外的电子政务组织机构中,一般设立哪个职位的专职电子政务领导?
                                                                    [     ]
A. 首席执行官     B. 首席信息官   C.首席财务官        D. 首席技术官                 
9. 传输距离在10米以内的无线技术是?
                                    [     ]
A.  3G            B. WLAN          C.  蓝牙        D. GPRS  
10. 美国政府最早于哪年提出提出了“e-Government”这一概念
                [     ]
A. 1993年               B.1996年             C.1998年       D. 2000年                                    
11.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起步最早的是哪个城市?
                            [     ]   
A. 北京         B. 上海            C.青岛        D. 广州               
12. 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是在哪一年?
                                      [     ]   
A. 1994年       B. 1995年        C.1996年        D. 1997年               
13. 政府移动式民主中最主要的应用是什么?                            [     ]
A. 移动式投票    B. 移动式决策    C. 移动式咨询        D. 移动式监督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哪年开始正式实施?
                [     ]
A. 2005年5月         B.2006年5月          C.2007年5月      D. 2008年5月                                    
15. “学习型组织”是由国外哪位学者谁提出的?
                                                                    [     ]  
A.  斯蒂格利茨   B. 彼得•圣吉      C.詹姆斯•钱皮    D. 迈克•哈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个小题10分、共20分。
1.电子政务规划
2政府信息资源整合
3.电子政务标准
4.政府信息公开
5.电子政务监理
6.移动电子政务
7.电子政务评估
8.电子税务
9.电子政务实施
10.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
11.政府上网工程

三、简答题:请简要地回答提问。本大题共1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简述电子政务的内涵?
2.简述信息技术包含主要内容?
3.简述“政府业务流程重组”的内涵?
4.简述电子政务提升政务处理效率的具体表现?
5.简述政府公共服务的特殊性
6.电子政务监理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论述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
2 .论述电子政务的发展动力?
3.分析影响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因素?
4. 分析电子政务实施应处理好的关系
5. 论述移动电子政务的主要优势?
6.论述电子政务规划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一、选择题
1.B   2.D    3.A  4.A   5.C   6.C   7.A   8.B
9.C   10.A  11.C  12.A  13.A  14.D  15.B

二、名词解释题
1.电子政务规划
电子政务规划是指相关的政府机构和部门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优先级,并根据它们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制定出实现目标的步骤与规范,以保证电子政务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的顺利实现。
2政府信息资源整合
是指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对分散在不同层次和机构的政府信息资源进行有机的集成,实现相互渗透、高度协同和有效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政府信息资源价值的过程。
3.电子政务标准
就是指针对电子政务实施和应用的标准,它是以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为基础,经政府相关部门与代表厂商协商一致,由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4.政府信息公开
是指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派出机构以及其他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按照规定的标准、程序、形式和时限,将本机关、本单位办理政务和社会事务活动事项,利用信息载体予以公开,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其所控制的信息,并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这样一种制度。
5.电子政务监理
是指具有电子政务项目资质的监理机构,受业主单位的委托,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监理合同,对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监理的过程。
6.移动电子政务
是指政府部门利用无线信息通信技术,通过移动通信通信网和互联网的联合应用,实现政府管理及其政府服务的电子化和移动化。
7.电子政务评估
则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和可靠的方法对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社会接受程度、政府电子化服务供给水平、电子政务领导能力和政府变革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评判和测定
8.电子税务
电子税务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税务部门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在互联网上实现税务部门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和流程再造,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限制,全方位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税收征管和税务服务。
9.电子政务实施
“电子政务实施”是指相关地区或部门的政府机构执行电子政务计划,实现电子政务规划的过程。电子政务实施应该包括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实现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两个阶段,前者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外包建设、合作共建或者独立建设等方式完成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实现过程,后者则是在电子政务系统建成后,政务活动通过业务系统运行的过程。
10.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
是指政府机构为了使社会公众更好、更快、更多、更省地享受政府公共服务,充分应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呼叫中心、电话、信息家电、移动通信等各种途径向社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政府公共服务。
11. 政府上网工程
在我国,“政府上网”的概念是伴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而开始逐步为人们所接受的。1999年2月,由中国电信联合国家40多家部委(办、局)的信息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这一工程的最初目的是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建设互联网站,并推出政务公开、领导人电子信箱、电子报税等服务,从而为政府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政府上网只是电子政务的初级阶段,它为电子政务活动的实施创造了条件,是电子政务实现的前提与基础。

三、简答题
1.答:
(1)、以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技术基础
电子政务必须通过以因特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才能实现,它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硬件技术的发展。
(2)、“电子”与“政务”的有机融合
电子政务并不是政府事务和信息通信技术的简单组合,而是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政务活动中难以做到的信息实时共享和双向交互等等新的政务实现方式成为可能,使政务处理的效率、水平、透明度和满意度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极大提高。
(3)、必须与政府改革和流程重组紧密结合
电子政务要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与电子政务发展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改革和工作流程重组紧密结合起来,使电子政务发挥出真正的优势来。
(4)、“政务”是根本,“电子”是手段
“电子”是手段、工具和载体,而改善政务才是根本的目的。只有达到改善和创新政务管理的根本目标,才能算作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子政务。如果过分追求“电子”的先进性,而忽视了“政务”的根本需要,那么只能使电子政务误入歧途,贻害无穷。

2.答:信息技术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大的方面来看,可分成:
(1)、测与识别技术。这类技术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主要是用来扩展人感知信息的能力。比如计算机语音与图像识别就属于这类技术。
(2)、信息传递技术。这是指实现信息传递和分发等功能的各类技术,目的是实现信息的快速、可靠、安全和准确的传递。
(3)、信息处理和再生技术。这类技术主要实现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再生等处理,使信息产品更能适应特定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它的实际价值。
(4)、信息控制和显示技术。这类技术主要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正确的显示等目的,是信息处理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3.答:“政府流程重组”的概念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
(1)、政府的政务活动必须专注于业务流程。在传统的政府管理中,业务流程常常被政府内部各组织分割成不同的环节而变得支离破碎,而业务流程重组要求政府部门打破职能型组织模式,建立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组织模式,使政务活动的处理更加顺畅、快捷。
(2)、政府部门必须对传统的政务处理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业务流程重组必须彻底摒弃过去已有的条条框框,不能被旧有的运作模式所束缚,要从根本性的问题进行思考。
(3)、要对传统的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彻底性意味着业务流程不是对原有流程的简单改良或者调整修补,而是要从源头入手,抛弃所有的不合要求的做法,从根本上重新设计新的流程。

4.答:电子政务在提升政务处理效率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站式服务提升效率
政府职能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做到“一站式服务”,公众面对的将是一个虚拟化的、一体化政府,他们不必关心自己打交道的是哪一级政府的哪个部门,具体工作人员是谁,而是只要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提出自己的服务请求即可得到相应的服务。这样,将使得过去政府机构普遍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得到根本的改观。
(2)、7×24服务提升效率
政府部门通过网站、呼叫中心等形式向社会提供7×24的服务,可以使公众随时随地与政府机构发生各种业务联系,克服了传统情况下必须在特定时间到特定部门找特定工作人员办事的弊端,从而大大提高了政务处理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3)、信息资源共享提升效率
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共享政府信息数据库,使得不同的政府部门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沟通信息等方面将以更快捷、更经济的方式进行,使政府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4)、数字化的信息传输提升效率
网络远程会议、电子邮件交换等技术的应用将使得传统的政府议事程序、决策方法产生根本性改观,原有的政府公文流转将直接变成数字化的方式传输,过去司空见惯的“文山会海”将在不知不觉中在数字世界中消失,无休无止的“公文旅行”将突破时空的界限,做到随时随地快速传达。信息传输方式的改变,必将使政府的效率有根本性的提高。
(5)、机构精简提升效率
由于政府信息可以在组织内部为更多的人来分享,越来越多的政府事务将在较低的层级直接得到解决,传统的以上传下达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中间管理层将大大精简,因信息传递不及时或错误所造成的内部消耗可以大大减少,行政程序大大简化,行政效率必将显著提高。
实现传统政务活动向电子政务的转型,首要的价值将体现在政务效率的根本性的提高。

5.答:政府公共服务的特点主要有:
(1)、非营利性
政府公共服务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不具有营利的特性。当然,政府服务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的,但收费只是为了维持与改进政府服务的水平,不能成为政府服务部门的营业利润来源。
(2)、垄断性
政府公共服务行为与商业服务活动另一个不同点是政府公共服务往往具有垄断性,对政府服务对象来说具有不可选择性。如政府提供的身份证件发放、结婚登记、企业营业执照申领等都是由政府部门垄断提供,没有其他机构可以与之竞争。
(3)、普遍性
与商业服务针对某一细分服务对象不同的是,政府服务的对象具有普遍性,它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对象服务,而是所有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所以,在提供政府服务时要考虑不同对象的接受能力,如考虑公众的文化水平、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能力等,使政府服务为每一位服务对象所接受。
(4)、特定性
政府公共服务还受特定的行政区域管辖范围的限制,也就是说,政府服务只向本行政区内的服务对象服务,不属于行政区域管辖范围的公民、企业还是其他社会组织都不属于当地政府机构的服务对象。例如,政府提供的就业服务、福利保障服务等主要面向当地居民,外地居民即使长期居于此地也很难享受到相应的服务。

6.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委托原则:监理方必须接受业主方的正式委托,并与业主签订书面的监理委托合同,合同中应详细表明对该项目的质量、投资、进度等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的条款;
(2)、独立公正原则:监理方必须独立、公正、自主地开展监理工作,竭诚为业主提供监理服务,同时依法维护实施方的合法权益
(3)、依法原则:监理方的所有监理活动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和行业规范;
(4)、回避原则:监理方不能从事与被监理项目相关的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业务,作为公正、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被监理项目的集实施方在业务以及核心技术方面不构成竞争关系;
(5)、保密原则:监理方对在监理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被监理项目的财务以及技术方案等方面的资料严格保密。

四、论述题
1、论述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
答:
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履行其自身职责时必须实现的目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公开原则
政府信息公开首先必须坚持“公开”这一基本原则,换句话说,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公开”原则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带有基调性的原则,它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确立起全新的认识,改变落后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彻底摒弃传统的政府以垄断或控制信息为惯例,以“不公开”为基本原则的做法,让政府信息真正走向公开,避免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和借口对政府信息进行封锁,以架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公开”原则是基础性的,也是与传统的原则和政府的惯常做法大相径庭的,必须花大力气予以贯彻实施。
(2)、权利原则
政府信息的公开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是政府机关的一种办事制度,而应把它看作是公众的一种权利。如果信息公开仅仅只是一种办事制度,就意味着政府信息可以公开,也可以不公开,随意性比较大,实施中缺乏保障与制约。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一种公众应得的权利,必然可以有效保障公众的信息获取权。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及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人,应当依法履行公开政府信息的义务;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权利人,可依法享有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阻挠权利人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或者限制权利人依法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
(3)、利益均衡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一点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也必须得到充分的体现,权利人在获得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权利的同时,同样必须承担相应的业务,最主要的是既不能侵犯他人隐私、商业秘密、国家秘密或其他社会公共利益,也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利益均衡原则对保证公众更有效地行使知情权,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4)、不收费原则
政府机关利用自己手中所拥有的信息对信息需求者进行吃、拿、卡、要,或者通过各种间接方式谋取不当利益,在我国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均有发生。这种长期形成的信息寻租现象对政府信息公开极为不利,如果继续放任政府机关借自身拥有的信息牟利,或者变相抬高公众获得信息的成本,都会影响信息公开制度的推行,而且也会加重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负担。所以,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不收费原则是十分必要的,对杜绝政府相关部门利用信息牟利有很强的制约作用,也有效地保障了公众的权利。当然,信息不收费并不是什么费用都不能收,为了保障公平,减轻政府机关的负担,也为了杜绝各种不合理的申请行为,权利人是应该承担检索、复制与寄送信息的成本等费用的。
(5)、自由使用原则
自由使用原则是指政府信息权利人获得政府信息后,可以以市场化的方式对政府信息进行再加工或其他形式的商业开发,政府机关不得禁止或者进行任何形式的限制,也不得主张政府信息的版权保护或类似保护。
自由使用原则可以有效地调动民间对政府信息开发的积极性,促进政府信息的多层次开发和应用,对更有效地发挥政府信息的价值和作用很有意义,同时还可加强政府机关的服务意识,降低公众获得政府信息的成本,对加快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也不无帮助。
(6)、救济原则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的救济原则,是指当政府信息公开的权利人认为其知情权或第三人认为其隐私权或商业秘密受到侵犯时,可以根据相应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提出申诉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救济原则是为了体现“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的思想,使政府信息公开权利人与第三人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知情权与其他权利。
在我国过去的相应立法中,对公众知情权的保护没有明确的规定,公众对知情权的保护意识也相对较弱。救济原则为公众行使政府信息公开的知情权提供了有力的行政和司法实施保障。

2.论述电子政务的发展动力?
电子政务之所以在最近几年能得到快速的发展,与各种因素紧密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信息革命。信息通信技术不但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技术支撑,而且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广阔的用户基础,两者的紧密结合使得电子政务既成为可能,又成为必要。世界各国在取得互联网应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政府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如何以更高的效率、更优的质量和更低的成本履行其自身的职能,提供其相应的服务始终是各级政府部门追求的目标。加快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应用可以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因为电子政务借助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公众更方便地参与政府事务,可以突破政府部门之间各种有形的壁垒,可以更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政府的各种信息资源,可以构建起更加透明、高效、廉洁和人性化的全新的政府,这正是政府自身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方向和目标。所以电子政务与政府深化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施政效率、优化政府服务等目标不谋而合,发展电子政务就是政府自身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需要。
(3)、社会需求的牵引
在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中,政府部门既是社会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也是社会信息化最强有力的指挥者和组织者,因为只有政府部门才具有调配、调节、引导、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充分权威和管理职能。也正因如此,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领域中,“电子政务”名列前茅,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奋斗目标和各国之间展开全球角逐的竞技场,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强劲需求的牵引。唯有加快电子政务的发展,才能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3.分析影响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因素?
答: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
电子政务的发展是建立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基础之上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和层次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紧密相关。在政府内部,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设施、基本装备是开展电子政务的重要条件;在政府外部,公众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来获得电子政务的各种服务,同样需要具备必要的条件。因此,电子政务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的。
(2)、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程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深层次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围绕信息资源展开的竞争将会更趋白热化,信息资源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将会越来越显著。政府是全社会信息资源的主要生产者、拥有者和使用者,在实施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起科学、高效的信息资源采集、处理、交换、共享、运营和服务机制,使政府、公民和社会各界能够充分共享政府雄厚的信息资源优势,这不仅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决定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传统的条件下,由于受到管理体制的束缚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信息资源分散管理,独立运作,既造成了政府信息资源的浪费,又造成社会信息资源的供应不足,除了形成数不胜数的信息“孤岛”外,政府信息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3)、政府人力资源状况
制约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人力资源状况的限制,因为电子政务的实施既要有一批懂技术的又熟悉政府业务的开发型技术人才,又要让现有的政府公务人员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电子政务业务的技能。
不少政府公务人员或由于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不到位,或由于担心自身的利益受损,在对待发展电子政务问题上持消极抵触的态度,这在发展的初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是不能不予以重视和尽力去克服的。否则,没有政府公务人员响应的电子政务发展必然走向形式主义的死胡同。当然,改变政府人力资源状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加快专门人才的培养,又要通过培训、宣传、考核等多种方式来提升政府人力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4)、电子政务相关法律
电子政务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比较复杂的法律问题,比如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开、政府电子文档的管理、公民隐私的保护、政府信息的安全等等许多方面都将会面临新的挑战。从世界范围来看,具有完备的电子政务立法的国家还不多,局部的相关立法已比较多见,比如电子签名法、个人隐私保护法等已在很多国家正式出台。有关电子政务的立法虽是一项牵涉面广、程序复杂、任务艰巨的工作,但已成为电子政务过程中既十分重要又极为紧迫的议题。
(5)、电子政务组织与管理
电子政务的开发、实施与应用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牵涉到发展规划的制定,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条件的保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以及具体的应用与服务等很多环节和程序,在整个发展、成熟的过程中,针对电子政务的组织与管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组织管理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组织管理得不好,就会掉进失败的泥淖。

4.分析电子政务实施应处理好的关系
答:
从国际、国内电子政务发展的实践来看,在电子政务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以确保电子政务的全面、协调和快速的发展。应该处理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关系:
1、正确处理统一领导和部门利益之间的关系
电子政务建设不同于传统的工程项目建设,它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系统工程,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统一领导,分步实施,不能各自为政。工程建设中涉及到部门利益时,不能片面强调部门利益的特殊性,必须服从大局,令行禁止,以利于快速、健康、协调有序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2、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市场行为之间的关系
电子政务的实施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决摒弃那种政府统揽一切、包打天下的做法,要认真研究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分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电子政务实施厂商与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为电子政务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电子政务建设,形成政府与市场之间良好的互动机制,不断探索电子政务建设的新模式。
3、正确处理电子政务规划和实施计划之间的关系
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是一项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系统工程,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电子政务自身的发展也处在快速变化之中。所以,作为电子政务规划来讲,一定要立足于整体,要有前瞻性,在规划形成的基础上,实施计划要能细化,具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整个规划可以分若干阶段分步实施,以保证电子政务建设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规划往往是框架型的,实施计划应能体现出科学、合理,比较切合实际的需要。
4、正确处理新建项目和原有资源整合的关系
电子政务建设应防止盲目铺摊子、大干快上新项目的错误倾向,要充分整合已有的网络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人才和管理资源等各种已有资源优势,在资源得到充分整合的基础上,力争使电子政务的发展有新的突破。电子政务建设要十分重视政府各类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从构建基础数据库入手,确保信息资源的准确可靠;二是要坚持统一标准,打破信息资源条块分割,促进信息资源的广泛共享;三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在梳理、优化、重组上下功夫,努力提高信息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正确处理加强监管和改善服务的关系
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加强对政府的监管,提高政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要目的。加强监管和改善服务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服务中体现监管、在监管中改善服务,才能保持电子政务的生命力。电子政务要让“加强监管”和“改善服务”两个轮子同时驱动,同步前进。
6、正确处理电子政务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保证电子政务的安全可靠是电子政务建设首要的要求,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但也绝不能因为强调安全而走入另一个极端,使电子政务进入安全的误区。安全永远只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安全,偏面地追求安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电子政务安全系统要与电子政务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要把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规范设计贯穿于电子政务运行、维护的全过程。在具体安全的密级设计上,要根据国家有关安全保密的要求和规定,结合具体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性质和对安全可靠性的要求进行,也要避免不切实际的安全“冗余”。
7、正确处理电子政务建设与信息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电子政务发展开启了一个庞大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市场,对国内软硬件厂商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作为各级政府部门来说,在符合WTO的原则和国际规范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为本土厂商提供机会,给我国的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历史性的机遇。各地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应把重大项目建设与骨干企业培育结合起来,把应用开发与振兴软件产业结合起来,把信息资源开发和政务系统的运行维护与发展信息服务业结合起来,落实相关政策,带动信息产业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
8、正确处理系统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往往可以通过外包、共建的形式完成,由专门的软硬件厂商按照计划、按照要求进行开发和建设,但在系统正式交付使用后,软硬件厂商也就基本撤出了,虽然这些厂商还会提供后续的技术支持,但这往往是不够的,相应的政府部门必须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和队伍。实际上,对不同地区和部门的政府机构来说,电子政务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单纯依靠高校的培养或者社会的输送显然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关键的办法还是需要依靠自己的培养。所以,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应该正确处理好系统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把电子政务人才培养工作纳入电子政务发展计划的议事日程当中去。

5.论述移动电子政务的主要优势?

答:移动电子政务与传统电子政务的优劣,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1)、移动性
由于移动电子政务通过具有高度移动性的便携式设备来提供的,因此,具有极强的移动性,特别是利用手机、PDA等方式来获取政府信息和相关服务,可以不受空间地理位置的限制,也不受有线网络的制约,可以为公众带来极大的便利。这一点,对一些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边远偏僻地区的老百姓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移动信号的覆盖相对来说要容易得多,在投入上也会更经济一些。有了移动电子政务后,对提高政府的有效性和覆盖面有着极为明显的作用。
(2)、方便性
对移动电子政务的直接使用者来说,应用和操作的方便性是吸引其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一点也是促进移动电子政务迅速推广普及的有利因素。移动手机、PDA等手持工具操作键盘简洁,操作指令简单,无论男女老少,文化水平高低,都能很快学会。相比较学习电脑操作来说,学习移动电子政务的应用操作,要简单方便得多。
(3)、直接性
移动通信终端都是由移动用户个人直接持有的,因此移动电子政务比传统政务活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直接性,可以针对公民个人的需求提供更加直接和有效的服务。在传统的政府管理体制下,由于管理环节众多、管理层次繁多、官僚主义盛行,无论是公众需要得到政府的服务,还是政府希望为公民提供服务,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障碍。移动电子政务为政府与其服务对象之间架起了更加直接、高效的联系桥梁,使政府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4)、安全性
与传统的电子政务活动相比,由于移动电子政务的实现工具——移动终端直接掌握在用户手中,并通过移动SIM卡等方式实现个性化的管理,还可以用加设密码、设置权限等办法禁止非法操作和越权访问等,对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有裨益。
(5)、可靠性
移动终端相对于普通电脑设备来说,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具有比较高的可靠性。在硬件方面,移动终端的集成性和通用性都比较高,硬件重置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在软件方面,移动电子政务系统所需要的软件比普通电脑要少得多,对升级和维护的要求也要低很多。所以,移动电子政务的可靠性是有比较大的保障的。
(6)、经济性
开展移动电子政务业务无论对政府部门还是对政府服务对象,费用的经济性也是一个较为有利的条件。在政府的移动办公业务中,WAP、WLAN和蓝牙技术的应用不但有效解决了政府办公的移动性和灵活性问题,而且在费用投入上比固定网络建设也要经济不少;对公众来说,移动电子政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移动通信的增值业务,不需要对通信设备作额外的投资,而且在使用资费上也不需要很大的投入,比较容易为用户所接受。


6.论述电子政务规划的重要性
电子政务规划在电子政务的实施、应用及其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电子政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往往需要有比较多的人、财、物资源的投入,而且实施周期也较长,因此必须在项目实施之前对具体的目标、实施步骤、各种资源的保证条件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做出合理的预期,并能制订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以保证项目的实施按预定的计划进行。
有了科学合理的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不但使政府部门的领导、工作人员认识到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而且也让电子政务的设计开发人员、实施和安装人员更能明确项目的要求和进度,同样不可忽视的是,电子政务规划让公众对政府的改革与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并能以更大的热情、更高的积极性参与到电子政务的实际建设中来。
(2)、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在传统的条件下,政府部门之间由于受“官僚制”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各部门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严重,各部门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常常会为与其他部们之间的合作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这种局面既不利于政府效率的提高,又显著增加了政府部门之间协调的成本。实施电子政务就是要改变这种现象,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精简流程,提高效率,并能有效地降低政府管理和协调的成本。科学合理的电子政务规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
电子政务规划将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明确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责,进一步确立不同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能对彼此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协调提供基本的原则和依据,可以有效地避免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矛盾与摩擦,保证电子政务发展的有序推进。
(3)降低风险,保证电子政务的实施效果
制订电子政务规划对降低风险,保证电子政务的实施效果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电子政务规划可以对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通过预先的判断准备相应的应对措施来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使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另外,完善的电子政务规划可以为将来电子政务建设的具体实施和评价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实践上的依据,为电子政务发展保驾护航,真正达到电子政务发展的预期目标。
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一
客服二
客服三
客服四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谋学网奥鹏同学群2
微信客服扫一扫

QQ|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网站特点|加入VIP|加盟合作|投诉建议|法律申明|Archiver|小黑屋|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 ( 湘ICP备2021015247号 )

GMT+8, 2024-4-27 04:22 , Processed in 0.13435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